1.直肠指诊 膝胸位,于肛管上端的直肠前壁扪及易凹陷的薄弱区,嘱病人作用力排粪(摒便)动作时,该区向前下方突出或袋状更明显。 2.阴道指诊 阴道内可摸到软块。 3.排粪造影 是诊断直肠前突的可靠影像学依据。影像特点为:①排便时直肠前下壁呈囊袋状向前突出...
(一)治疗 一旦临床诊断为直肠前突且排粪造影进一步证实直肠前突部位不能完全排空,即应进行保守治疗试验。只有保守处理失败,方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 主要是饮食治疗,每天摄入20~30g不溶性纤维,如粗制主食或麸皮;每天饮水2000~3000ml,特别...
(一)发病原因 直肠膨出多见慢性便秘致腹内压长期增高的女性、曾经阴道分娩的中老年妇女、排便习惯不良者及老年女性会阴松弛等。 1.分娩 胎儿经阴道分娩,对阴道后壁的压迫和扩张作用可导致直肠阴道隔松弛,如耻骨直肠肌的交叉纤维断裂,使直肠阴道隔变得薄弱...
(一)治疗 目前还没有治疗念珠菌性尿路感染的统一方法,现在临床采用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1.消除易感因素 这是预防和治疗真菌性尿感的最好方法,如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药、解除尿路梗阻,控制糖尿病等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的疾病,尽量减少导尿及长期保留...
真菌性尿路感染 (一)发病原因 原发性及机会性真菌感染。 (二)发病机制 1.原发性真菌感染是由于皮炎芽生菌、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等经呼吸道感染,在肺内产生原发性病灶,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患其他疾病时,则产生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或系统性感染。 2.机会性...
结肠癌是世界死因顺位中列第3位的肿瘤,尽管结肠癌的治疗手段有很大进展,但多年来晚期结肠癌的5年生存率并无多大改观。因此,结肠癌预防的意义愈显重要。 根据癌变过程的多阶段理论。结肠癌的发生也经过启动(initiation)、促癌(promotion)和进展(progressio...
1、大便隐血(FOBT)试验 是结肠癌早期发现的主要手段之一,1967年Greegor首先将FOBT用作无症状人群结肠癌检查,至今仍不失为一种实用的筛检手段,FOBT有化学法和免疫法,化学法包括联苯胺试验和愈创木酚试验等,但特异性不够理想,免疫法有免疫单扩法(SRID),...
1、发病年龄,大多数病人在50岁以后发...
(一)治疗 正常情况下生后18个月内,脐环可以继续缩窄,因此,婴幼儿脐疝有自愈的可能,不需要任何治疗绝大多数在2岁内自愈。有人统计随着年龄增长,腹肌亦越来越发达,脐环也逐渐变小而闭合,据统计生后6个月内有90%,一年以内有95%闭合而自愈。 1.非手术疗...
(一)发病原因 婴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是一先天性薄弱处,且在婴儿时期两侧腹直肌前后鞘在脐部未合拢,留有缺损,形成脐疝发生的条件。各种使腹腔内压力增高的原因,如咳嗽、腹泻、过多哭闹等,皆能促使脐疝的发生。 (二)发病机制 脐是腹腔最后闭合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