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包括肝脏尾状叶良性肿瘤,如肝海绵状血管瘤、肝腺瘤等;局限于尾状叶的胆管细胞癌;肝脏尾状叶单发的、无肝外转移的肝细胞癌;结直肠癌等其他恶性肿瘤转移至肝脏尾状叶,且无其他肝外转移,原发病灶已得到有效控制等。
禁忌证:除了一般腹腔镜肝切除的禁忌证外,还包括肿瘤巨大,累及多个肝段或侵犯下腔静脉、肝静脉等主要血管且无法进行血管重建者;严重的肝硬化、肝功能 Child-Pugh C 级,无法耐受手术者;存在难以控制的腹水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全身情况差,伴有严重的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无法耐受气腹和手术者等。
术前准备与规划
影像学检查:建议采用多排螺旋 CT 或 MRI 检查,进行肝脏三维重建,以精确评估尾状叶肿瘤的大小、位置、与周围血管和胆管的关系等。
肝功能评估:除常规肝功能指标外,还需评估吲哚菁绿(ICG)排泄试验等,以准确判断肝脏储备功能。
手术规划: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包括手术入路、切除范围、血管和胆管的处理等。
手术团队建立及学习曲线
团队组建:应由经验丰富的腹腔镜肝胆外科医师、助手、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等组成专业团队。
学习曲线:对于开展腹腔镜肝脏尾状叶切除术的团队,建议初期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进行,逐步积累经验,一般认为完成 10-15 例后可基本掌握该手术的关键技术。
手术入路
经腹前入路:适用于尾状叶腹侧的肿瘤,通过充分游离肝脏,可较好地暴露尾状叶与第一肝门的关系,便于处理肝蒂结构。
经肝后下腔静脉前入路:对于靠近下腔静脉的尾状叶肿瘤,此入路可直接暴露肿瘤与下腔静脉的界面,减少对下腔静脉的损伤风险。
经左肝三角韧带入路:适用于尾状叶左叶部分的肿瘤,通过切断左三角韧带,将左肝外叶向右翻转,可清晰显露尾状叶左叶。
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术中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通过精准的血管解剖、合理使用止血器械等方式控制,必要时可采用 Pringle 法阻断肝门血流。
下腔静脉损伤:一旦发生,应立即用纱布压迫止血,评估损伤情况,根据损伤程度选择修补或血管重建等方法。
胆瘘:术后应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小的胆瘘一般可自行愈合,严重者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放置支架等处理。
肝功能衰竭:术后应密切监测肝功能,给予保肝、支持治疗,必要时可考虑人工肝支持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