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旁疝修补专家微共识》中虽未明确给出预防部分的具体内容,但综合相关医学知识及临床经验,造口旁疝的预防可从以下方面着手6:
-
患者教育:与患者充分沟通,使其了解造口旁疝的相关知识,包括定义、形成原因、危害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增强其预防意识。
-
生活方式调整:
-
控制体重:建议肥胖患者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减轻体重,将体重指数控制在 35kg/m² 以下,腹围控制在 100cm 以内。
-
戒烟:吸烟会影响腹壁纤维胶原的合成,还可引起慢性咳嗽,导致腹内压升高,应劝导患者戒烟。
-
规律排便: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肠道通畅,避免便秘,防止因排便用力导致腹压升高。
-
术前准备:
-
优化身体状况: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控制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使身体达到较好的手术耐受状态。
-
精准造口定位:不论择期手术还是急诊手术,术前均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造口定位,选择合适的造口位置,有利于降低造口旁疝的发生率。
-
术后护理:
-
使用支撑器具:建议患者使用轻便的支撑型内衣或腹带,造口腹带的口要与肠造口的大小相匹配,佩戴时尽量取平卧位,以更好地发挥对肠造口周围腹壁的支撑作用。
-
伤口护理: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及时清理造口处的粪便等排泄物,避免其对周围皮肤的刺激和损伤。
-
康复指导:所有造口患者都应在术后 3 个月开始进行腹部核心肌肉锻炼,如平躺位腹部肌肉锻炼、骨盆倾斜、膝盖转动、站立位腹部肌肉锻炼等,有助于增强腹部肌肉力量。同时,避免剧烈运动、搬重物等增加腹压的活动。
-
定期随访:加强对造口患者的随访,如术后第 1、3、6、12 个月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造口旁疝的早期迹象,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同时,定期对造口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以便出现造口旁疝时,可以证明生活质量的恶化,作为转介外科医生进行 CT 扫描和手术治疗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