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局部供血不足所致脑或视网膜功能短暂丧失的发作,症状在24小时内完全缓解者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TIA多在1小时内缓解,颈内动脉系统TIA平均发作12分钟,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平均发作8分钟,具有反复性、症状的...
抗血小板治疗 共287个试验的meta分析表明既往有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可使严重血管事件下降25%,这种益处远远大于增加颅外出血危险的绝对害处。 低浓度阿司匹林使血小板中的前列腺素合成酶失活,从而减少血栓烷素A(thromlboxaneA2)的生成,产...
手术治疗 1.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1953年,DeBakey首次成功报道了CEA。北美有症状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研究协作组试验(NASCET)结果显示,颈动脉狭窄70%-90%的患者行CEA后随访2年,卒中发生率是9%,药物治疗组是26%(P0.0001);狭窄50%~69%的患者CEA后卒中发生率...
病因及发病机制 1.动脉粥样硬化为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常伴有高血压。因脑动脉粥样硬化使脑血管内壁损害,表面粗糙不平(血管壁弹性减弱,管腔狭小;血液之黏稠度及凝固性增高以及血压低下,血流缓慢等各种病理情况下,便可导致血栓形成。 2.高血压症这...
脑血栓形成以老年人为多见,65-74岁年龄组的患病率每年达1%。50岁以前的患病率仅占脑血栓总数的8%左右。男性略多于女性,高脂饮食、糖尿...
辅助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有助于病因诊断。 (2)脑脊液多正常,但在少数血性梗死者在发病的24小时以后可出现红细胞,大范围梗死时压力可增高,红细胞和蛋白在发病数天后可少高于正常。 (3)CT在24~48小时后可见低...
急性期的治疗 1.一般处理卧床休息,加强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症。起病24-48小时后仍不能进食者,应予鼻饲流质饮食。 2.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 (1)血液稀释疗法。分为高容积及等容积两种。目的是通过移走红细胞以减低血液黏度,理想的水平是红细胞压积(HCT)...
钙离子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能阻止神经细胞内钙聚集。美国尼莫地平研究组随机双盲试验表明,尼莫地平对脑梗死治疗无明显疗效,可能是尼莫地平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Ca2+通道,而对神经元Ca2+通道选择性差,阻断数量有限之故。且药物往往引起血压降低,降低脑...
非心源性脑栓塞 1.气栓塞胸壁内肺部损伤可引起空气栓子;许多诊疗措施如静脉穿刺或手术,产科手术和刮宫术,以及鼻旁窦通气术等,都可并发空气栓塞。 减压疾病的发病机理是,人在高压下减压过速,高压下溶解在血液中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就会变成气泡,气...
腔隙性梗死 腔隙性梗死是指脑深穿动脉及其分支闭塞引起的脑深部的微小梗死。简称腔梗。脑的微小梗死发生以后,坏死组织被吞噬细胞清除掉,遗留下来的小腔或小洞被称为腔隙,其容积介于0.2~15mm3,大多数为2mm3,本病好发于长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