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动脉粥样硬化为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18-12-23 21:34浏览:

 病因及发病机制
 
1.动脉粥样硬化为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常伴有高血压。因脑动脉粥样硬化使脑血管内壁损害,表面粗糙不平(血管壁弹性减弱,管腔狭小;血液之黏稠度及凝固性增高以及血压低下,血流缓慢等各种病理情况下,便可导致血栓形成。
 
2.高血压症这是卒中的最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脑内小动脉类纤维样坏死,脑小动脉、中动脉发生梗死的机会与高血压的程度成正比。而高血压患者脑小血管梗死的机会比脑内主干活颅外动脉梗死者多。
 
3.糖尿病为脑血栓形成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时常可以导致脑动脉硬化,及影响脑的血液流动等。糖尿病不仅侵犯颅内大动脉,而且常可以导致颅内小动脉如豆纹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脑腔隙性梗死。
 
4.脂质代谢紊乱高胆固醇及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认为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载脂蛋白A(apoA)是抗动脉粥样硬化因素。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载脂蛋白B(apoB),则是动脉硬化粥样因素。脂蛋白(a).LP(a)是一种独特的脂蛋白,它能穿过内皮层进入动脉壁内,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另外LP(a)有减弱组织型纤溶酶原对凝块溶解作用,因而有促进血栓形成的作用,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5.血液黏稠度血液黏稠度增高是脑血栓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血液黏稠度与红细胞压积(Hct)的关系呈生理性直线关系,Hct与CBF呈反比例关系,当Hct及红细胞增高时CBF减少。贫血患者CBF增高,红细胞增多症时CBF减低,易发生缺血性梗死。
 
6.脑血管解剖特点大脑Wills环畸形者,其底部侧支循环失去作用,脑梗死者往往有脑Wills环异常。先天性颈段颈动脉过长扭曲、打弯成袢状,亦为脑梗死的一个发病因素,大脑半球为大脑前、中、后动脉或脑干血管的中末支相互供应的边缘地区,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好发部位,一旦有心功能不全、血压下降、脑血管痉挛等情况,即在脑特定部位发生脑缺血及脑梗死。
 
7.不良生活习惯,不合理膳食吸烟可以引起血液黏稠度增加,会使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及集聚性增强;吸烟后因为导致缺氧、酸性产物增加引起脑局部细胞酸中毒,及脑局部神经元损伤,吸烟引起血小板聚集及黏附性增强,吸烟造成血管壁的损害;长期吸烟机体逐渐失去自动调节,而导致脑血栓形成。
 
饮酒会使血液浓缩,红细胞比积升高,增加血液黏稠度常可导致脑血栓形成。
 
热量摄入过高会引起体重增加,导致超重或肥胖,超重与肥胖是脑血栓的发病因素。
 
膳食中蛋白质含量与血压呈负相关,动物蛋白是脑卒中的发生的抑制因素,低蛋白特别是低动物蛋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膳食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较低是缺血性的危险因素。
 
高盐饮食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已被大家认识。
 
8.感染由于急性感染时白细胞数及凝血因子I增高,血浆黏度增加可导致血液流变学改变引起脑局部缺血梗死。另外,白细胞具有趋边黏附,在感染的情况下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白细胞变形行为降低,容易发生脑血栓。
 
9.药物雌二醇类口服避孕药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造成高凝状态;二是造成血管内膜增厚。可导致脑血栓形成。
 
10.其他如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细菌性内膜炎、先天性子绀型心脏病)、胶原病(播散性红斑狼疮、结管性多动脉炎)、颈动脉纤维肌结构不良、烟雾病、肿瘤、妊娠、产褥期前后,血液表现为高凝状态,可致脑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