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肿瘤(一):纵隔及胸壁(胸膜)肿瘤诊治 —— 浙江省胸外科专家共识》由浙江省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牵头制定,旨在促进纵隔及胸壁肿瘤的规范化临床诊治及多学科诊疗模式1。以下是部分推荐意见3:
-
纵隔肿瘤
-
辅助检查:
-
推荐体检发现的纵隔肿瘤患者常规行胸部增强 CT 扫描。
-
增强 CT 不能明确或有碘对比剂禁忌的患者,推荐进一步行 MRI 检查。
-
常规 CT 及 MRI 难以准确评估或需全身排查评估的患者,可选择行 PET - CT 检查。
-
计划手术的患者,常规推荐行肺功能检查评估;疑似甲状腺、甲状旁腺、生殖系统等来源的肿瘤,常规推荐行特定的针对性检查。
-
计划手术的患者,常规推荐行血常规、血生化等基本评估;疑似特定肿瘤类型的患者,常规推荐行肿瘤标志物等针对性血液检验。
-
活检:无法通过典型特征得出可靠诊断的纵隔肿瘤患者,常规推荐行穿刺或胸腔镜组织活检。活检应一次性获得病理学诊断所需的足够组织标本,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活检方式。
-
治疗:
-
确诊的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常规推荐行手术治疗,手术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根据需要选择最适当的手术入路。肿物切除后常规行术中冷冻病理学检查,术后拔除气管插管前应充分评估。术前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术后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应请内分泌科医师协助制定诊治策略。
-
胸腺肿瘤患者根据肿瘤的可切除性制定治疗方案与策略。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术前应多学科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行胸腺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常规推荐行根治性胸腺切除术,并根据术中病理结果及肿瘤侵犯范围决定淋巴结清扫范围。胸腺瘤或胸腺癌术后患者,建议根据病理分期及是否存在高风险特征评估术后放疗的必要性及其剂量。潜在可切除的患者,建议全面评估后行新辅助治疗;不可切除的和复发性的患者,常规建议行内科综合治疗。
-
确诊的纵隔畸胎瘤患者,常规建议行手术治疗。确诊的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肿瘤(SGCTM)患者,建议首选化疗;确诊的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肿瘤(NSGCTM)患者,建议首选化疗,并在化疗后切除残余肿瘤组织。
-
纵隔淋巴瘤患者,常规推荐于活检确诊后行化疗及放疗。
-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患者,常规推荐行手术治疗。存在椎管内肿瘤的患者,推荐与神经外科医师行同期或分期联合手术。恶性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患者,推荐行术后辅助治疗。
-
大多数有症状的支气管源性囊肿、心包囊肿、食管囊肿患者,常规推荐行手术治疗;无症状的患者,应在充分告知及沟通的基础上仔细评估手术指征。
-
胸壁肿瘤
-
辅助检查:
-
体检发现的胸壁肿瘤患者,推荐常规进行胸部增强 CT 扫描。
-
增强 CT 不能明确或有碘对比剂禁忌的患者,推荐进一步进行 MRI 检查。
-
采用常规 CT 及 MRI 检查仍难以准确评估或需全身排查评估的患者,可选择行 PET - CT 检查。
-
手术计划中需整块切除部分胸壁的患者,常规推荐行肺功能检查评估。
-
活检:无法通过典型特征得出可靠诊断结论的胸壁肿瘤患者,常规推荐行穿刺活检、切取活检或切除活检。活检应一次性获得病理学诊断所需的足够组织标本,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活检方式。
-
治疗:
-
计划行手术切除的患者,术前应多学科评估并制定综合治疗措施,充分评估行胸壁重建的可能性,并纳入手术计划。
-
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应尽量确保 R0 切除。
-
确诊的软骨肉瘤,建议首选手术治疗;确诊的骨肉瘤,建议行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确诊的尤文肉瘤,建议行新辅助化疗 + 手术治疗;确诊的孤立性浆细胞瘤,常规建议行放疗,放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
对于孤立转移 / 寡转移的转移性胸壁肿瘤,建议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慎重选择手术治疗。
-
胸膜肿瘤:有手术机会的胸膜间皮瘤,建议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在胸膜腔重建中,建议充分评估肌皮瓣的作用;对于可能出现反常呼吸的全层骨性胸壁缺陷,常规建议选择合适的材料行骨性结构重建;对于行胸骨切除患者,建议根据切除范围选择合适的重建方式;在胸壁软组织重建中,建议优先选择局部肌皮瓣,自身取材应充分评估对供区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