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食管鳞癌术后随访中国胸外科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4-29 08:49浏览:

随访策略适用人群

根治性手术术后经病理诊断为食管鳞癌的患者。

随访方案

  • 病史问诊及体格检查:是疾病诊疗和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复查随访的基本要求,有助于了解患者病情及初步发现复发淋巴结转移等变化。
  • 肿瘤标志物检查:能反映食管肿瘤增殖情况,辅助判断肿瘤的发生、复发或治疗后疗效评价,推荐每次随访均进行复查监测,包括癌胚抗原(CEA)、癌抗原 19 - 9(CA19 - 9)、癌抗原 24 - 2(CA24 - 2)、癌抗原 72 - 4(CA72 - 4)、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等。
  • 影像学检查
    • CT 检查:是常用的临床影像学复查手段,各大指南均推荐术后患者进行胸部增强 CT 复查,重点监测吻合口、区域淋巴结等复发高发部位。
    • MRI 检查:近年来食管癌伴无症状脑转移患者增多,颅脑检查以增强磁共振为佳,其检测极小病变能力优于颅脑 CT。
    • PET - CT 检查:全身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 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 CT)检查在无症状复发病灶诊断上有较高敏感度及特异性。全身检查方案有两种,一是胸、腹、颅脑、骨骼逐项检查,二是全身 PET 检查,可根据患者病情、意愿、经济能力等选择。
  • 有创检查:若影像学等无创检查考虑复发,建议行内镜超声(EUS)、经皮穿刺活检、淋巴结活检及浅表肿物活检、体腔积液细胞学检查、胸腔镜、纵隔镜等有创检查,进一步获取病理诊断,以排除不同时间多起源性食管鳞癌和其他器官双重癌症。

各分类患者术后随访建议

  • Tis/T1a(内镜下切除 / 消融)
    • 术后第 1 - 2 年:每 3 - 6 个月随访 1 次,采用方案 A(具体方案内容未详细给出,推测包含上述病史问诊、体格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相关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内容)。
    • 术后 3 - 5 年:每 6 - 12 个月随访 1 次,方案 A。
    • 此后每年随访 1 次,方案 A。
  • Tis/T1a(食管切除):相关研究较少,现有证据表明早期食管鳞癌(病变局限于黏膜层)患者接受内镜下切除治疗的长期结局与手术治疗相似,但部分研究显示内镜下切除治疗的复发率更高,具体随访方案可参考内镜下切除 / 消融患者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更严密的随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