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列表
  •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的鉴别诊断2023-06-09 08:54:48

    本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及儿童,男女发病比率为1.2∶1,根据其发病及临床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 1.全身性甲状腺激素不应症 垂体与周围组织均受累,本型又可分为甲状腺功能代偿性正常型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型。 (1)代偿性正常型:多为家族性发病,少数为散发者,本型...

  •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需要做哪些检查?2023-06-09 08:50:11

    1986年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出核T3受体(TRs),此后有关TRs的研究迅速进展,并对发病机制作出进一步解释。本病与TRs缺陷有关,其缺陷表现形式有多样,并推测本病可能存在着两种TRs,其中异常的受体可抑制核T3受体复合物与染色质DNA的合成。患者淋巴细胞结合甲...

  •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的治疗2023-06-09 08:49:28

    (一)治疗 甲状腺激素不应症临床表现有所区别,故治疗不同,未来可采用基因治疗,目前常用方法如下: 1.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已知本病并不是由于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所致,而是受体(核T3受体)对甲状腺激素不敏感,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并具有代偿意义。使用抗...

  •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的病因2023-06-09 08:47:00

    (一)发病原因 SRTH的确切病因不清楚,绝大多数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发生突变。最常见的是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核苷酸发生变化或者缺失,使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氨基酸顺序发生变化,导致受体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甲状腺激素发生抵抗或不敏感。其次为甲状腺激素...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病2023-06-09 08:43:31

    黄疸、转氨酶升高、食欲不振、厌油、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无特异性表现。 甲亢自身引起的肝功能损害,包括黄疸、肝酶升高、食欲不振、厌油、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由于无特异性表现,故应与病毒性肝炎、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肝损害鉴别,而这3种的肝损害的机制...

  • 急性放射性甲状腺炎2023-06-09 08:42:48

    (一)发病原因 引起甲状腺辐射性损伤的原因主要有: 1.甲状腺疾病的131I治疗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在服用131I治疗过程中,约1~5%的患者发生急性放射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核素碘治疗后,因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多少不同,急性放射性甲状腺炎的发生率...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病的治疗2023-06-09 08:38:08

    (一)治疗 1.甲亢所致肝损害的治疗原则是控制甲亢为主,此时抗甲状腺药物的每天使用剂量应酌情减少,因较大剂量的药物易发生肝损害,也不能提高甲亢的缓解率。同时应严密监测肝功能,如肝损害持续进展,则必须停药。 2.保肝、降黄,避免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病的病因2023-06-09 08:36:07

    (一)发病原因 1.甲状腺激素的直接作用肝脏对甲状腺素的代谢、转化、排泄及甲状腺结合球蛋白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2.甲亢高代谢状态下导致肝细胞缺氧缺血。 3.肝脏能量代谢的障碍。 4.甲亢患者并发感染等。 (二)发病机制 1.甲状腺激素的直接作用肝脏对甲状腺...

  • 继发性肾上腺功能不足需要做哪些检查?2023-06-09 08:31:41

    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不足。 (二)垂体功能不足:产后垂体坏死(希恩综合征),垂体肿瘤、切除术后或发育不全,选择性ACTH不足等。 (三)糖皮质类固醇或其他类固醇药物血浓度长期升高,引起下丘脑和垂体抑制。 1、功能...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骨矿疾病2023-06-09 08:30:12

    (一)治疗 1.药物 甲巯咪唑(他巴唑)10mg,3次/d或丙硫氧嘧啶和甲硫氧嘧啶100mg,3次/d。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应用这些药物时应注意该类药物对骨髓、肝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定期监测血象与肝功能。药物治疗的疗程一般较长,常需1年以上,且复发率高。 2.手术...

  • 首页
  • 上一页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下一页
  • 末页
  • 4394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