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文章内容

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 年版)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3-31 08:06浏览:

肥胖判定

  • BMI 标准:6 - 17 岁依据性别、年龄别 BMI 界值判定超重 / 肥胖。
  • 中心型肥胖:腰围或腰围身高比,6 - 17 岁男生和 6 - 9 岁女生腰围身高比大于 0.48,10 - 17 岁女生腰围身高比大于 0.46 判定为中心型肥胖。

食养原则和建议

  1. 小份多样,保持合理膳食结构:保证平衡膳食,食物多样,每天摄入 12 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 25 种以上食物。控制食物摄入总量,肥胖儿童青少年膳食能量应在正常体重儿童青少年需要量的基础上减少 20% 左右。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杂豆比重,保证蛋白质摄入,控制精白米面,减少高油、高盐、高糖及能量密度高的食物。
  2. 辨证施食,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从中医整体观、辨证观出发,遵循首重脾胃原则,兼顾合并症。根据不同地区地理环境、饮食习惯和食物供应特点选择食物。顺应四时,遵循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原则。对肥胖儿童青少年进行中医辨证,结合体质和身体状况进行整体膳食管理。
  3. 良好饮食行为,促进长期健康:做到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早餐约 20 分钟,午餐或晚餐约 30 分钟,晚上 9 点后不进食。合理安排三餐,早餐、午餐、晚餐提供的能量应分别占全天总量的 25% - 30%、35% - 40%、30% - 35%。进餐时先吃蔬菜,然后吃鱼禽肉蛋及豆类,最后吃谷薯类。选择零食首选奶及奶制品、新鲜蔬菜水果、原味坚果,结合营养标签,少吃过度加工食品,零食能量不超过每日总能量的 10%。不喝含糖饮料,足量饮用白水。尽量在家就餐,在外就餐也注意合理搭配。
  4. 积极身体活动,保持身心健康:学龄前儿童每天身体活动总时长应达到 3 小时,包括至少 2 小时户外活动。学龄儿童每天至少 60 分钟以有氧运动为主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每周至少 3 天强化肌肉力量和(或)骨健康的高强度 / 抗阻运动。肥胖儿童青少年运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从每天 20 分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开始,逐渐增加到每天 20 - 60 分钟,并养成长期运动习惯。
  5. 多方合作,创造社会支持环境:家庭、学校和托幼机构是关键场所,鼓励社区提供支持性环境,通过政府引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机制,营造防控肥胖的社会环境。
  6. 定期监测,科学指导体重管理:学校每年监测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和腰围,计算 BMI 和腰围身高比。肥胖儿童青少年要在医生或营养指导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体重管理,每周测量 1 次身高和晨起空腹体重,制定体重管理目标及管理方案。
 
此外,指南还在附录中详细介绍了肥胖儿童青少年的食物选择、肥胖不同证型食药物质推荐和食养方举例,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食谱示例和常见食物交换表等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