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各种病原体的感染都可引起发病,与感染有关占65%~78%,以病毒感染最为常见,约占36%,如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腺病毒、B19病毒、登革热病毒,尤以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和EB病毒常见。细菌性感染中,以肠道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还见...
(一)发病原因 本组疾病的病因仍未完全明了。 (二)发病机制 但多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变态反应有关。近年来,伴随着嗜酸性粒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已对嗜酸性粒细胞的生物行为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现已知道,嗜酸性粒细胞通常受到T辅助细胞的控制,它不仅可以释...
(一)治疗 本病无特殊治疗。严重贫血时可输红细胞,脾切除术后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一般Hb维持在80~100g/L,可停止输血或明显减少输血量。 (二)预后 病情严重程度差异很大,轻、中者可长期代偿存活,严重者可呈胎儿水肿综合征而致死。 1.外周血 红细胞形...
(一)发病原因 GPI缺乏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约半数患者为纯合子,其他为杂合子或双重杂合子,杂合子患者无贫血,仅有酶活性减低,而纯合子(或双重杂合子)则均伴有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HNDHA)。 (二)发病机制 GPI蛋白为二聚体,分子量为134kD。GPI...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常见病因有病毒感染、变态反应性疾...
临床表现各种各样,因原发病而异,与浆细胞增多无关,因此是诊断原发疾病的主要线索之一。 本病的诊断主要决定于骨髓中浆细胞的质与量。 1.国内诊断标准 (1)有引起RP的病因或原发疾...
主要表现营养不良。血液中的蛋白质主要是血浆蛋白质及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质包括血浆白蛋白、各种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少量结合蛋白如糖蛋白、脂蛋白等,总量为6.5~7.8g%。若血浆总蛋白质低于6.0g%,则可诊断为低蛋白血症。 ①蛋白摄入不足或吸收...
低蛋白血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原因所致氮负平衡的结果。常见的原因有:1、营养不良; 2、异常丢失,比如肾病,烧伤; 3、某些严重,危及的疾病比如严重创伤,严重感染,蛋白都从血管跑到组织里了; 4、肝功能异常等。 首先应治疗引起蛋白质摄入不足、丢失过...
预防 1.积极防治感染。 2.做好外伤的现场处理,如及时止血、镇痛、保温等。 3.对失血或失液过多(如呕吐、腹泻、咯血、消化道出血、大量出汗等)的患者,应及时酌情补液或输血。 皮肤苍白、冰凉、湿冷(常常有花斑),心动过速(或严重心动过缓),呼吸急促...
在很多情况下,对出血做出诊断并不太困难。病史和体征都能反映出血管内容量不足和肾上腺能的补偿性反应。然而,实验检测却不完全如此。因为在急性失血后的短时间内,体液移动还不可能很明显,难以通过血液检测指标反映出来。若失血的过程稍长,体液移动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