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学和生化指标评估:ID/IDA 的诊断基于对血红蛋白(Hb)、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指标的综合评估。Hb 阈值根据年龄、性别和妊娠状态有所不同,男性 Hb≥130g/L,非妊娠女性 Hb≥120g/L,妊娠女性 Hb≥110g/L,<5 岁儿童 Hb≥110g/L。在无炎症时,铁蛋白是反映全身铁储备的最特异性标志物,成人、青少年、>5 岁儿童铁蛋白阈值<30μg/L,<5 岁儿童铁蛋白阈值<12μg/L。存在多种合并症如炎症时,建议铁蛋白阈值<100μg/L 或更高值,并与 TSAT 联合使用。对于慢性肾脏病或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65 岁),诊断铁缺乏的铁蛋白阈值至少为 45μg/L。
-
症状和体征评估:常见症状和体征包括疲劳、嗜睡、寒战、头晕、呼吸困难、耳鸣、面色苍白、心悸、不宁腿综合征和头痛等。还需评估其他表现,如脱发、头发或皮肤干燥、甲癣和萎缩性舌炎等。对于 ID 儿童,要关注运动和认知发展;对于成年人,ID 与躯体表现和生活质量下降有关;对于老年人,ID 通常与认知能力下降有关。在妊娠前后和妊娠相关的 ID/IDA 中,需评估胎儿发育迟缓及新生儿神经认知障碍,ID 和 IDA 还与甲状腺功能障碍、早产等多种风险增加有关。
-
治疗方式:包括口服铁剂和静脉铁剂。口服铁剂如亚铁盐,因胃肠道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较差,新型口服铁剂如蔗糖铁、氢氧化铁己二酸酒石酸和柠檬酸铁等,吸收特性更好且胃肠道副作用小。静脉铁剂由碳水化合物外壳和铁核组成,适用于中至重度贫血或对口服铁剂反应不佳的患者,改善血红蛋白更有效,但成本较高。
-
铁剂选择和给药途径:取决于贫血的存在和程度、潜在原因、临床状态(年龄、症状、长期发病与近期发病、共病)以及患者偏好。传统上,成人每天口服铁剂 100 - 200mg / 次,儿童每天口服铁剂 3 - 6mg/kg,分 2 - 3 次给药,最好不与食物同服。近期研究表明,较低剂量(如 60 - 80mg)和隔天给药方案铁吸收同等甚至更好,不良事件更少,耐受性增加。贫血患者应持续口服铁剂至 Hb 恢复正常,可能需 6 - 12 周,Hb 恢复后继续服用至少 3 个月以补充铁储备(铁蛋白>100μg/L 为理想目标)。
-
特殊情况:静脉铁剂替代治疗适用于对口服铁剂不耐受或治疗反应不充分、快速补铁、炎症性肠病等多种情况。应用静脉铁剂需评估过敏样反应、过敏反应和休克,妊娠早期排除在静脉铁剂之外。大手术时建议系统筛查 ID,IDA 患者术前术后口服补铁,不能耐受或口服铁剂吸收不佳,或诊断和手术间隔太短时可考虑静脉补铁。
目前暂无明确的预防建议,但对于高危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素食者、慢性疾病患者等,应定期进行铁营养状况的监测,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铁缺乏。同时,合理饮食,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如肉类、蛋类、豆类、绿叶蔬菜等,有助于预防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