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苯二氮?类药物(以下简称「苯二氮?」)一直是治疗焦虑的主力军。此类药物通过正性变构调节GABAA受体增强GABA的抑制效应,降低神经元兴奋性,进而产生镇静作用。大部分苯二氮?起效较快,但具体药物的半衰期存在差异,如表1。此外,苯二氮?还可用于...
青光眼(glaucoma)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目前为全球第二位的致盲眼...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常见的病因未明的严重精神疾病,病程多迁延,约占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一半以上,约一半的患者最终结局为出现精神残疾,给社会及患者和家属带来严重的负担[1]。 目前,精神分裂症的首选治疗策略是抗精神病药物,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常见且较严重...
一项较新的网络meta分析显示,舍曲林、帕罗西汀及度洛西汀针对老年抑郁(LLD)的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帕罗西汀虽然有抗胆碱能相关的安全性顾虑,但多项研究显示该药似乎并不升高老年患者死亡、痴呆及认知损害风险。 新型抗抑郁药中,伏硫西汀展现出针对LLD的...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问题之一。为规范国内失眠的诊断和治疗,相关领域国内专家于2006年形成了《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并于2012年推出《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日前,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组织专家组,结合国内失眠...
超过80%的患者偶尔会漏服药物,这种情况常令其感到纠结:究竟是补服一次药物,还是顺其自然,等到下次服药再说。以下对漏服一次精神科药物的处理进行了讨论。 本文于2017年7月21日首发于医脉通精神科,今应多名读者的要求予以回顾。 一项纳入205人的研究显示...
当地时间5月5日-9日,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PA)2018年年会于纽约召开。会上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两种常用的「平」类抗精神病药,喹硫平(Seroquel,阿斯利康)和奥氮平(Zyprexa,礼来),与妊娠期用药者罹患妊娠期糖尿病风险的升高相关;其他三种常用抗精...
过去一年内,抑郁和焦虑分别困扰着20%和10%的癌症患者,而一般人群中的上述比例分别为5%和7%。针对癌症患者抑郁焦虑的识别不足与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的下降有关。 某些癌症,如胰腺癌及肺癌,自身即可合成释放某些可导致抑郁的物质;某些癌症治疗手段,如化...
纽约一项新的系统综述显示,电休克治疗(ECT)有望成为存在精神科共病的孤独症患儿的有效干预措施。该研究显示,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对多种精神科药物反应不佳,电休克或可带来一定的获益,如自伤行为的减少及功能水平的相应改善。 研究者、迈阿密大...
众所周知,「是药三分毒」;心理治疗也有副作用,了解这一点的人则要少很多。事实上,仅仅是向患者提供治疗相关的信息,即便完全出于改善治疗转归的善意,也可能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包括疗效不佳或不良事件,即「反安慰剂效应」(Noceboeffect)。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