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精神心理 > 文章内容

中国暴食障碍诊疗专家共识

作者:中国全科医学,2024,27发布时间:2025-01-27 09:31浏览:

 筛查
由于暴食障碍(BED)常未被识别和治疗不足,且与肥胖重叠度高,在寻求减重治疗人群中患病率更高,因此筛查很重要。常用筛查量表有进食障碍调查量表第 2 版(EDI-2)、进食态度测试(EAT-26)、进食障碍自评检查问卷(EDE-Q)等。对于高风险患者,如准备接受减重手术的肥胖患者,建议将自评量表与专家访谈结合。
评估
躯体评估:评估是否因暴食肥胖出现全身多系统并发症,如高血脂、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胃食管反流和睡眠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常规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内分泌指标、心电图、呼吸功能检查、睡眠脑电图等。
一般精神病理评估:BED 患者常伴有羞耻感、内疚感等负面情绪,共病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物质使用障碍等多种精神障碍的比例较高,需回顾病史,评估是否有心理健康及其他精神方面相关疾病。
BED 的精神病理评估:了解暴食的频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维持因素、对食物的特殊偏好,同时了解患者有无暴食后催吐、导泻、过度运动、禁食等行为,排除神经性贪食及其他进食障碍,可选用 EDI-2、EAT-26、EDE-Q 等自评问卷。
治疗
心理治疗:是 BED 的首选治疗方式,目标是减少或停止暴食和相关精神病理症状,减轻情绪和其他精神症状,改善躯体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认知行为治疗(CBT)、结构化自助心理治疗、人际心理治疗(IPT)、辩证行为治疗(DBT)、正念饮食觉知训练(MB-EAT)和行为减重治疗(BWL)对 BED 均有一定疗效。
药物治疗
抗抑郁剂:选择性 5 -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可显著减少 BED 患者的暴食频率,但疗效可能未优于安慰剂,停药后暴食易复发,且 SSRIs 可能导致体重增加。选择性 5 - 羟色胺 - 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类药物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可能有效,但样本量小,结果有待验证。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二甲磺酸赖右苯丙胺(LDX)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唯一一种用于治疗成人中至重度 BED 的药物,50mg-70mg/d 可减少暴食频率、预防复发,但有恶心、出汗、口干、失眠、心率增加、血压升高、便秘和焦虑等不良反应,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γ- 氨基丁酸(GABA)B 受体激动剂:巴氯芬(48mg/d 或滴定至最大耐受剂量)可减少 BED 患者暴食和对食物渴求的频率,但镇静作用强。
抗癫痫药:托吡酯在减少每周暴饮暴食的次数和天数及促进体重减轻方面疗效优于安慰剂组,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唑尼沙胺与托吡酯疗效和不良反应相似,二者与 CBT 联合使用可增强减少暴食的疗效,但常因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终止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