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基本信息
处方来源:由百合地黄汤、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加减改良而成。
药物组成:由百合、刺五加、首乌藤、合欢花、珍珠母、石膏、酸枣仁、茯苓、远志、玄参、地黄、麦冬、五味子、灯心草、丹参组成,辅料为玉米淀粉。
功能主治:具有滋阴清热,养心安神的疗效。用于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症,症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不眠、头晕乏力、烦躁易怒、心悸不安等。
药理研究
调节神经递质:可调节失眠小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水平,使 γ- 氨基丁酸、5 - 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加,使谷氨酸水平降低。对卒中后失眠患者,可提升血清 5 - 羟色胺、褪黑素水平,降低血清多巴胺水平。
调节肠道菌群:对失眠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显示,可使失眠小鼠结肠粪便中疣微菌门的组成增加,而厚壁菌门减少,并增加肠道菌群中有益细菌的占比。
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要点
病名诊断:中医学将失眠症归属于 “不寐病”“失眠” 范畴。
证候诊断:阴虚火旺证以心烦失眠、入睡困难、心悸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头晕疲劳、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为特征的证候。
西医诊断要点
慢性失眠症:存在入睡困难等至少 1 种睡眠异常症状;存在疲劳等至少 1 项与失眠相关的日间症状;症状不能单纯用睡眠时间或环境解释;症状至少每周出现 3 次;持续至少 3 个月;不能被其他睡眠障碍更好地解释。
短期失眠症:符合慢性失眠症除病程和频率外的标准,病程不足 3 个月和(或)相关症状出现的频率未达到每周 3 次。
临床应用建议
适应证
适用证候:更适用于中医辨证分型为阴虚火旺型的失眠症。
治疗失眠症:可用于治疗短期失眠症,改善失眠症状;对慢性失眠症,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对卒中后失眠、失眠伴焦虑抑郁状态等心身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用法用量:一般口服,一次 4 粒,一日 2 次,宜中午和晚饭后服用,14 天为一个疗程。
特殊人群用药:儿童、哺乳妇女、老年人慎用,且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安全性
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可能引起恶心、腹痛、皮疹、瘙痒等,有肝生化指标异常个案报告。
注意事项: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服药期间要保持情绪乐观,切忌生气恼怒;肝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