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精神心理 > 文章内容

2024 JSMD实践指南:双相情感障碍

作者:Psychiatry Clin Neur发布时间:2025-01-27 09:15浏览:

 疾病特征
双相混合状态:自杀率高,治疗反应差,临床应谨慎对待。
遗传与环境:遗传因素在双相障碍中起主要作用,但环境因素也参与其中。
鉴别诊断:应首先排除器质性疾病,神经发育障碍的鉴别也很重要,应询问患者的发育史,还需与单相抑郁、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加以鉴别。
特殊人群:儿童和年轻人必须避免过度诊断,并确保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机会;老年患者应注意躯体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
躁狂发作
精神病性激越的处理:应从安抚开始,首选侵入性低的治疗手段,尽可能以口服开始,口服困难时考虑肌注。除非别无他法,否则不应进行保护性约束,迫在眉睫的危险消失后,应第一时间解除约束。
药物选择:建议选用 “心境稳定剂 +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其中心境稳定剂建议选用丙戊酸盐、锂盐,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建议选用阿立哌唑、喹硫平、利培酮、阿塞那平、帕利哌酮。
伴混合特征的躁狂发作:推荐心境稳定剂 +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此时建议选用的心境稳定剂为丙戊酸盐、卡马西平,建议选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为阿立哌唑、奥氮平、阿塞那平。
抑郁发作(双相 Ⅰ 型)
标准药物治疗:建议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喹硫平、鲁拉西酮、奥氮平)和 / 或心境稳定剂(锂盐、拉莫三嗪)。
伴某些特征的抑郁发作:针对伴焦虑(障碍)的患者,建议使用喹硫平、奥氮平、鲁拉西酮,可谨慎使用 SSRI s,原则上不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针对存在混合特征的患者,建议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尤其是奥氮平和鲁拉西酮),而非心境稳定剂,避免使用抗抑郁药。
维持治疗
复燃 / 复发风险:坚持用药的情况下,一年后复燃 / 复发的风险约为 40%;停药后,这一风险增加至 65% 左右。
首选药物:建议沿用急性期有效的药物。建议选择的单药治疗包括锂盐、拉莫三嗪、阿立哌唑长效针剂、喹硫平、丙戊酸盐,建议选择的联用方案包括喹硫平 + 锂盐 / 丙戊酸盐,以及阿立哌唑 + 锂盐 / 丙戊酸盐 / 拉莫三嗪。
围产期
妊娠期用药:建议妊娠期间不应使用丙戊酸盐(强),不宜使用卡马西平(弱),拉莫三嗪如果在妊娠前已经开始使用,有效且没有副作用,则可以继续使用(弱),除非其他药物(如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否则不宜使用锂盐(弱)。
哺乳期用药:建议产后建议使用心境稳定剂,即便正在哺乳(弱建议)。丙戊酸盐和卡马西平的乳汁转移率较低,不太可能引起婴儿不良事件;锂盐和拉莫三嗪的乳汁转移率相对较高,但婴儿的血药浓度可维持在较低水平,鲜有严重不良事件报告。
药物副作用及监测
血锂监测:给药早期或加量时,应每周测一次血锂,直至确定维持剂量,维持治疗期间应每 2-3 个月测一次血锂,建议就诊当天在未服药的情况下取血。
拉莫三嗪与药疹:拉莫三嗪的给药方案如果偏离说明书要求,则可能增加严重药疹的风险。
心电图监测:很多双相障碍药物可导致 QT 间期延长,QTC 间期大于 440ms(QT 间期>460ms)时应考虑减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