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精神心理 > 文章内容

躯体痛苦障碍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作者: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发布时间:2025-01-27 09:37浏览:

 定义
躯体痛苦障碍(BDD)以持续存在躯体症状为特征,患者对躯体症状痛苦体验深刻并过度关注,进而产生反复就医行为,引起个人、家庭、社交等重要领域的功能损害。即使有客观躯体疾病,患者对疾病的关注也远超疾病本身程度,医学检查和合理解释不能减轻其过度关注和担心。
流行病学特征
国内外整体患病率在 5%~35%,女性高于男性。国内综合医院门诊患者相关患病率为 33.8%,心身门诊超一半患者符合诊断,常与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
临床特征
症状表现:最常见消化系统症状,如腹痛、呃逆等;其次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悸、胸闷等;还可有头痛等多部位疼痛症状,也常出现自主神经紊乱症状,如面部发热、出汗等。
诊断要点:存在一种或多种令患者痛苦、影响日常生活的躯体症状;对症状过分关注或与实际病情严重程度不成比例,反复不必要就医;医学检查和解释不能缓解其关注和担心;对症状的关注和痛苦导致多方面功能损害;躯体症状持续存在至少数月。
鉴别诊断:需排除躯体疾病,还要与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相鉴别。抑郁障碍以心境低落为主,对躯体症状求治心不似 BDD 患者强烈;焦虑障碍焦虑症状更丰富,对躯体症状的焦虑只是部分表现。
评估工具
躯体不适综合征检查表(BDS)专为 BDD 开发,中文版信效度较好。还包括患者健康问卷(PHQ-15)、怀特利指数(WI)、简要疾病感知问卷(BIPQ)和数字评定量表(NRS)等,其中 PHQ-15 使用最广泛。
治疗
治疗原则:重视医患关系,建立良好联盟,谨慎判断处置症状,控制检查治疗需求,采用药物、心理、物理联合治疗。
药物治疗:推荐首选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类药物如阿米替林;5 - 羟色胺 - 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类药物如度洛西汀、文拉法辛;选择性 5 -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如氟西汀;植物制剂类抗抑郁药推荐圣约翰草提取物。伴有急性焦虑可联用苯二氮䓬类药物等。
物理治疗:推荐首选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应用针灸疗法或迷走神经刺激有助于减轻症状,难治性严重 BDD 可评估后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心理治疗:主要包括认知行为治疗(CBT)、基于正念的治疗方法、心理动力学治疗等。其中 CBT 为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