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病因未明,可能与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最常发生于儿童感染的恢复期,如猩红热、链球菌性咽炎与扁桃体炎、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水痘、麻疹、传染性肝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粟粒性结核与斑疹伤寒等。但是,也可...
(一)发病原因 胞内分枝杆菌感染(mycobacterium intracellulare infection)的病原菌胞内分枝杆菌于1967年由Runyon命名,因多存在于病灶处的细胞内而得名,该菌属生长慢、非光产色菌,菌体短小,长约1~2m,呈球形,22~42℃均能生长,2~3周形成小而光滑、扁...
除了有脊柱结核的全身症状和局部表现外,还有脊髓受压迫的临床表现。首先出现束带感。束带感的部位和病变节段一致,是神经根受刺激的结果。然后出现瘫痪。最早出现运动障碍,接着出现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最迟出现。以胸椎结核为例,通常发病缓慢,首先...
(一)治疗 对脊柱结核患者出现神经症状而影像学检查发现确有脊髓受压者原则上都应该进行手术治疗。对部分不能耐受手术者可行非手术治疗,待情况好转时再争取手术。通常主张经前路或后路手术,彻底清除所有致压物质,为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可取髂嵴一块做一期脊...
(一)发病原因 由于脊柱结核破坏椎体,致使椎体被压缩、脓液、结核肉芽组织,干酪样坏死物质和死骨进入椎管,压迫脊髓而致瘫。 (二)发病机制 脊柱结核并发的截瘫可分为早期瘫痪和迟发性瘫痪两种。早期瘫痪发生于病灶活动期,此期,脓液、结核性肉芽组织、干酪...
A、血象 白细胞总是明显增多(或减少),可出现原始或幼稚细胞。 B、骨髓象 骨髓有核红细胞占全部有核细胞50%以下,原始细胞30%,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如骨髓有核红细胞50%,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比例30%,可诊断为急性红白血...
(一)口腔感染:这是白细胞减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早期可见扁桃体红肿,咽部粘膜溃疡,继而可有坏死水肿,粘膜潮红及颈淋巴结肿大等。 (二) 急性肛周脓肿:可迅速形成溃疡、坏死及假膜。 (三)全身各系统感染:败血症是本病的主要威胁,致死率高达30%~40%。...
白细胞为体内抵抗和消灭外来细菌、病毒、真菌等致病物入侵的重要因素,其中最主要成份是中性粒细胞。 当白细胞减少时,容易导致致病物的侵入,出现多部位多次感染。当今无特效升白细胞药物,因此有必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不必过...
[临床表现] 1.白细胞减少症:一般有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减退,低热,失眠等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无症状,部分病人则反复发生口腔溃疡、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 2.粒细胞缺乏症:起病多急骤,常有高热、寒战、头痛、疲乏或极度衰弱。有时口腔、鼻腔、皮...
(一)血象: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多正常,某些恶性肿瘤浸润骨髓、意外急性放射事故可同时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白细胞计数均4109/L,粒细胞缺乏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相对增多。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常有中毒颗粒、空泡等变性。严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