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科疾病 > 列表
  • 内科学——第五章 第十五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017-11-11 11:25:5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是一组严重的出血性综合征。其特点是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首先出现短暂的高凝状态,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沉着,形成广泛的微血栓,继之出现消耗性...

  • 内科学——第五章第十四节 凝血功能障碍2017-11-11 11:25:26

    第十四节 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coagulation diaorders)是指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

  • 内科学——第五章第十三节 脾功能亢进2017-11-11 11:24:56

    第十三节 脾功能亢进 脾功能亢进是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脾肿大,一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造血细胞则相应增生;脾切除后血象正常或接近正常,症状缓解。 (一)病因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二种,继发性脾功能常发生于下列情况: 1.感染性疾病急性有传染性单核...

  • 内科学——第五章 第十二节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017-11-11 11:24:28

    第十二节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也称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为多能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其特征为血小板显著增多,伴有出血及血栓形成,脾常肿大。 (一)临床表现起病缓慢,表现多不一致。轻者除疲劳、乏力外,无其他症状。偶尔发现血小板增多...

  • 内科学——第五章第十一节 骨髓增生性疾病2017-11-11 11:23:59

    第十一节 骨髓增生性疾病 骨髓增生性疾病(myloproliferative disorders)是某一系或多系骨髓细胞不断地异常增殖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统称。临床见有一种或多种血细胞质和量的异常,脾肿大、出血倾向以及血栓形成。 本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以红细胞增生为主:...

  • 内科学——第五章第十节 恶性组织细胞病2017-11-11 11:23:27

    第十节 恶性组织细胞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是组织细胞及其前身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主要累及淋巴和造血器官。临床有高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及进行性衰竭。 (一)病理异常组织细胞浸润是本病的基本特点,累及范围广泛,除常见肝、...

  • 内科学——第五章第九节 浆细胞病2017-11-11 11:22:58

    浆细胞病系指浆细胞或产生免疫球蛋白的B淋巴细胞过度增殖所引起的一组疾病,血清或尿中出现过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轻链或重链片段为其特征。 正常免疫球蛋白皆由多株(克隆)浆细胞所产生,所以血清蛋白电泳显示不均一性的波形。发生浆细胞病时,异常浆细胞...

  • 内科学——第五章 第八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17-11-11 11:22:30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

  • 内科学——第五章 第二节 缺铁性贫血2017-11-11 11:21:59

    肾盂肾炎是肾盂肾盏粘膜、肾小管、肾间质受各种致病微生物直接侵袭所致的感染性炎症,临床上分为急、慢性两期。是尿路感染中重要的临床类型。 一、急性肾盂肾炎 1.临床症状起病急,除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征外,还可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

  • 内科学——第五章 第三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2017-11-11 11:21:30

    急性肾衰竭(acufe renal failure)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引起肾功能在短期内(数小时或数天)、急骤下降的临床综合症,其血肌酐平均每日增加44.2~88.4mol/L。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急性肾小管坏死主要有缺血和肾毒素两大类,缺血所致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发病机制,主...

  • 首页
  • 上一页
  • 219
  • 220
  • 221
  • 222
  • 223
  • 224
  • 225
  • 226
  • 227
  • 228
  • 229
  • 下一页
  • 末页
  • 514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