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科疾病 > 文章内容

免疫药物临床药学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5-21 08:44浏览:

相关定义

  • 免疫抑制剂: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能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的增殖和功能,用以降低抗体免疫反应,并诱导产生免疫耐受。
  • 药物治疗管理(MTM):由专业的药学人员对患者用药全过程进行管理的专业活动,包括采集患者与治疗相关的信息、管理药物治疗方案、监测和评估药物治疗结果、确定和解决药物治疗相关问题、随访记录以及对患者进行用药与健康教育等。
  • 个体化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结合药动学 - 药效学原理、治疗药物监测、药物基因组学及临床药物治疗指南,制定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方案。
  • 治疗药物监测(TDM):运用现代分析技术,对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及其代谢物浓度进行检测,并根据药动学和药效学理论,进行数据分析,制定最佳给药方案,以提高药物疗效,避免或减少毒副作用。
  • 药物基因组学(PGx):研究人类基因组信息与药物反应之间的关系,利用基因组学信息预测并解读药物作用的个体化差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等。
  • 药物重整:获得患者当前完整准确的院外用药清单,比较目前正在应用的所有药物与入院前及转科前药物医嘱是否一致或合理的规范化过程。
  • 处方精简:逐渐减少或停用药物的过程,旨在尽量减少多药使用,改善患者的治疗结果。

免疫药物安全性监护与管理

  • 监护人群:包括正在服用免疫药物的各类患者,如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器官移植患者、肾脏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等。长期使用免疫药物,尤其是处于特殊生理、病理条件和 / 或合并使用多种药物的患者,应纳入重点监护对象。
  • 药学监护计划:为患者制定包括药物疗效监护、药物安全性监护和患者依从性监护的药学监护计划。监护计划应包含具体的客观监护指标、监护频率,以及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量表等内容,根据具体疾病种类和治疗效果,对患者进行动态监护或定期随访。
  • 免疫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管理:涉及内分泌系统并发症管理,如某些免疫药物可引起血糖异常,使用前需对糖尿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筛查和评估,治疗过程中对于新发糖尿病或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必要时调整免疫药物方案;心血管并发症管理,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需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血管并发症。

免疫药物个体化治疗服务与管理

通过治疗药物监测(TDM)和药物基因组学(PGx)开展个体化药物治疗,对他克莫司、环孢素、硫唑嘌呤、霉酚酸酯、TNF - a 抑制剂、环磷酰胺、甲氨喋呤、糖皮质激素和来氟米特 9 类药物进行了基因检测推荐。

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的疫苗接种咨询服务与管理

药师应了解各类疫苗的特点、适用人群、禁忌证等,为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提供疫苗接种的咨询服务,告知患者疫苗接种的必要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接种疫苗的最佳时机等。

患者教育与随访管理

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包括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等,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用药依从性。制定随访计划,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病情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免疫药物临床药学工作流程

包括患者评估、医护沟通、基于 TDM 与 PGx 的个体化给药建议、全程药学监护、不良反应监测、用药教育、出院随访与慢病管理等环节,以患者为中心,最大程度地发现并解决药物相关问题,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