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精准诊断工具如组学技术、分子诊断、遗传和表观遗传编辑、成像及纳米技术等快速发展,患者能获得更广泛医疗保健,产生了大量数据,使人们对疾病发病途径有更深入了解,能更详细地描述疾病。各种过敏性疾病已确定新的内型,促使疾病描述从专注症状逐渐转变为识别生物标志物及复杂的发病机制和代谢途径,因此需要修订当前的疾病分类法。
-
主要内容:该意见书提供了一种现代的过敏性疾病命名法,既尊重了 20 世纪早期以来的早期分类,又适应了现代需求。将 Gell 和 Coombs 最初描述的超敏反应扩展为 9 种不同类型,包括抗体介导的(I - III 型)、细胞介导的(IVa - c 型)、组织驱动机制的(V - VI 型)和对化学物质的直接反应(VII 型)。其中,I - III 型与经典和新描述的临床情况相关;IVa - c 型根据当前对 T1、T2 和 T3 反应的理解进行了细化和详细说明;V - VI 型涉及上皮屏障缺陷和代谢诱导的免疫失调;VII 型涵盖了对化学物质的直接细胞和炎症反应。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环境中可能会出现几种混合类型的组合。
该意见书对过敏性疾病的研究、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并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但具体的临床应用相关性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