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饮食歌 清淡素食最为佳,粗制杂面并不差; 一日三餐七分饱,饥饿可配菜豆渣。 日用脂肪选素油,多用调拌少烹炸; 甘肥咸食均不宜,贪杯痛饮更可怕。 体弱消瘦口发馋,可食瘦肉鸡鱼鸭; 适量水果桃为美,想吃甜食配南瓜。 菜豆薏米小麦粥,清热利湿效堪...
糖尿病是临床上中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疾病,由于目前医学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治疗方法,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平时一定要做好护理的措施,并且能够在平时做一些检查,来确定自己的病情如何,如果检查发现血糖升高等情况出现,要及早治疗,那么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多基于纠正导致人类血糖升高的两个主要病理改变即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口服降糖药可分为主要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如: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 抑制剂)和通过其他机制降低血糖的药物(如双胍类、TZD...
我们总在强调降糖治疗要个体化,这里面涉及到很多,以胰岛素为例 知己知彼 1.根据病情变化及时启用胰岛素的同时还要避免过度应用。对于肥胖(体重指数大于28kg/m2)的患者应在口服药充分治疗的基础上起始胰岛素治疗。 2.单独使用胰岛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
胰岛素按作用时间和药效可分为速效、短效、中效、长效、预混等类型: 1型糖尿病宜选择基础(中效或长效)+餐时(短效或速效)的每日多次注射方案或胰岛素泵治疗(选择短效或速效胰岛素)。 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胰岛素治疗可以选择基础胰岛素(中效或长效制剂)...
保存方式不当会导致胰岛素失效,这个你得懂胰岛素很娇气,不能冷,不能热,宠着它还得讲究方法,这样胰岛素才能乖乖地听话干活。具体方法是怎样的呢? 胰岛素对温度极敏感 胰岛素作为蛋白质类激素,保存时对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胰岛素活性跟着温度走。 2-8...
国家心血管病调查中心数据显示,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3%,如此高的患病率相当于每5个人之中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而能控制好高血压病情的人数只有十分之一,有六成的高血压患者并没有接受治疗。如此触目惊心的数据不免让人疑惑,为什么高血压的患病率会如此...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但30-40岁的高血压患者也可...
在医学上,高血压常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虽然目前医学的上对于大部分的高血压病人,依然无法查明患高血压的明确病因,可能是与血液流动相关的器官有关,例如是心脏、血管、供血量、血液粘稠度等等;也有可能受神经系统、激素系统影响;也有可能是DNA遗传有关。...
患冠心病的人群中,50岁以前的女性发病率很低,男性占了绝大部分。但是女性绝经以后,冠心病的发生率逐渐上升,60岁以后与男性发病比例几乎相等,65岁以后女性患病率却突然超过了男性。也就是说,女性冠心病的发病年龄较晚,与男性相比约延迟近10年,但是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