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及应用】本品对咳嗽中枢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尚有轻度的阿托品样作用和局麻作用,大剂量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故它兼有中枢性和末梢性镇咳作用。其镇咳作用的强度约为可待因的1/3,但无成瘾性。1次给药作用可持续4~6小时。多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
1.什么是呼吸 呼吸是生命的象征,没有呼吸,生命就不复存在。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和维持体温所需的热量,都来自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氧化过程要消耗氧并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机体要经常不断地从外界环境摄取氧气,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确保机体新陈代谢的进...
呼吸系统的功能是吸入新鲜空气,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使血液得到氧并排出二氧化碳,从而维持正常人体的新陈代谢。 呼吸系统为通气和换气的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肺的形态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分为左肺与右肺。肺表面...
气管和支气管均以软骨、肌肉、结缔组织和黏膜构成。气管软骨为C字形的透明软骨环,缺口向后,各软骨环以韧带连接起来,环后方缺口处由平滑肌和致密结缔组织连接,保持了持续张开状态。管腔衬以黏膜,表面覆盖纤毛上皮,黏膜分泌的黏液可黏附吸入空气中的灰尘...
支气管在肺内如何分支 支气管进入两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树枝状。 右总支气管及其分支:从右总支气管的1~2.5厘米处分出右上叶支气管后,向下成为中间支气管,并由此再分出中叶支气管。总支气管的主干伸延下去,即为下叶支气管。肺上叶分出尖支、...
肺脏有两组血液循环系统,一是肺循环,一是体循环的支气管循环。 肺循环:肺循环由肺动脉、肺静脉和毛细血管网组成。因肺循环的血压和血流阻力都明显低于体循环,属低压低阻型的循环,故又有小循环之称,它是气体交换的功能血管。 肺动脉:起源于右心室动脉...
肺的神经分布 传入神经纤维:肺和呼吸道的传入到神经中枢中去的神经主要为迷走神经的传入纤维,在呼吸系统它有数种感受器(接受刺激的神经末梢器官)。 刺激感受器:分布在支气管和不同口径的中小细支气管,它们能接受各种物理、化学的刺激(如煤烟味、粉尘...
肺的淋巴管如何分布 肺的淋巴管极为丰富,分浅深两组。浅组淋巴管在肺胸膜深侧,分布于肺的表面,它们从多个方向向肺门集中,汇集成胸膜下集合管;在肺门处与深组集合管合并或单独注入肺门淋巴结。深组淋巴管在肺组织内,即围绕肺小叶的毛细淋巴管网和围绕终...
呼吸的中枢神经性调节:中枢神经系统里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称为呼吸中枢。一般认为呼吸中枢位于延髓,包括呼气神经元和吸气神经元,通过两种神经元的交替兴奋和抑制,产生呼吸的基本节律。在脑桥中还存在呼吸调整中枢,其主要作用是完善呼吸节律...
肺容量变化的原因 原因1肺活量减少: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肺部肿瘤、胸腔积液、胸膜炎或重度胸膜肥厚,使肺组织受压、萎陷或肺泡扩张受限。 肺间质纤维化使肺弹性回缩力增强,肺泡扩张受限。 呼气性空气滞留,如支气管引流不畅的肺囊肿、重症支气管哮喘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