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气管和支气管的构成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2-09-07 10:23浏览:

气管和支气管均以软骨、肌肉、结缔组织和黏膜构成。气管软骨为“C”字形的透明软骨环,缺口向后,各软骨环以韧带连接起来,环后方缺口处由平滑肌和致密结缔组织连接,保持了持续张开状态。管腔衬以黏膜,表面覆盖纤毛上皮,黏膜分泌的黏液可黏附吸入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纤毛不断向咽部摆动将黏液与灰尘排出,以净化吸入的气体。
 
气管的位置
 
气管位于喉和支气管之间,上端起自环状软骨下缘,平第6颈椎体下缘,向下至胸骨角平面,相当于第4、5胸椎体交界,并分为左右主支气管,成人全长10~13厘米,含15~20个软骨环,颈部和胸内各占一半。气管分叉处称为气管杈。由于气管软骨具有支架作用,可保持气管管腔呈开放状态,以维持呼吸运动的顺利进行,同时由于气管膜壁具有舒缩性,有利于食管开放,协助食物下行。
 
气管分几段
 
气管根据行程可分为颈、胸两段。
 
颈段:较短及浅表,上端平环状软骨下缘,下至胸骨的颈静脉切迹,通往气管胸段,管腔内径1.4~1.7厘米。气管由舒松结缔组织围绕,故而具有一定的活动度,可随着头部转动向同侧移动,当头部后仰时,气管可上升1~2厘米。由于气管与周围组织结合不牢固,当出现邻近部位的肺或胸膜病变时,可迁拉压迫气管,导致气管移位。临床进行气管切开术时,应选择2~3或3~4软骨环,不宜低于第5软骨环,头部过度后仰或向下分离过深,均易损伤颈根部大血管或颈胸膜。
 
胸段:较长,上起颈静脉切迹平面,下至胸骨角平面,前方与胸骨柄、胸骨甲状肌、胸腺、甲状腺下静脉、左右头臂静脉、主动脉弓、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及淋巴结等相邻,后面与食管相邻,左侧有主动脉弓、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及喉返神经,右侧有右头臂干、上腔静脉、右迷走神经、奇静脉、右肺及胸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