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儿童安宁疗护营养管理专家建议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3-17 08:30浏览:

《儿童安宁疗护营养管理专家建议》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血液学组儿童舒缓治疗亚专业组于 2023 年 8 月发表。以下是其部分要点:

相关定义

 
  • 生命终末期:确诊为不可治愈疾病、治愈性治疗不可选、死亡不可避免且预期寿命不足 6 个月的阶段。但儿童期病人可能仅有数天,也可能超 6 个月。
  • 濒死期:临终前生命体征逐渐衰竭的一段时间,儿童可能出现呼吸方式改变、外周低灌注、摄入减少、尿量减少、意识改变、癫痫发作、疼痛加剧等表现。
  • 舒适喂养:对能经口进食的病人,以其舒适为导向,只要不痛苦就可进食,包括确定何时停止进食,是侵入性最小的营养摄入方式。
  • 人工营养与水化:向经口进食不能满足营养需求的患者提供营养支持的医疗方法,包括肠内(如管饲、胃肠造瘘置管)、肠外途径(静脉补液和 / 或肠外营养)。

生命终末期儿童营养状态

 
随着疾病进展,多种症状导致儿童喂养困难,摄入减少,原发疾病进展及炎症反应加速能量和营养物质消耗,可能引发厌食 - 恶液质综合征。进入濒死期的儿童对食物和液体兴趣下降且无法耐受,过度营养支持可能加重机体负担。

营养管理建议

 
  • 综合营养评估:即使对生命终末期儿童也应适当评估,包括诊断、预期生存时间、进食情况、体格测量、营养风险筛查、吞咽功能评定等。但需尊重患儿及家庭意愿,在不增加痛苦的前提下选择性进行,濒死期不强调营养评估。
  • 管理方案制定
    • 首要目标是缓解患儿口渴和饥饿,使其舒适,可一定程度减缓营养状态恶化进程、改善生活质量。濒死期可适时减少甚至撤除营养支持。
    • 遵循自主、有利、不伤害、公正四大生命医学伦理原则,兼顾生理、心理、社会及灵性需求。
    • 安宁疗护团队需与患儿和 / 或家庭成员充分沟通,让其了解各阶段治疗方式利弊,尊重其选择,共同参与决策制定。“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可帮助了解患儿意愿,协助家长决策。
  • 管理计划实施
    • 病情相对稳定、无明显吞咽障碍和吸入风险的患儿,鼓励经口进食进行舒适喂养,注意避免吸入和窒息。
    • 存在吞咽障碍或明显吸入风险的患儿,充分沟通后可采取个体化人工营养与水化。胃肠道功能耐受时选肠内营养;无法经口进食或接受管饲者,谨慎使用肠外营养,注意肝肾功能和循环负荷。
    • 濒死阶段给予少量饮水和口腔护理保证口腔湿润即可,不建议过度营养支持和补液,应为家长和照护者提供撤除人工营养与水化的选择。
    • 实施阶段性营养治疗计划后要不断反馈和评估,根据患儿身体状况及家庭需求变化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