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机械循环支持在处理严重或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提供必要的血流动力学支持和维持器官灌注数小时至数周,甚至数月中起着关键作用1。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3:工作原理是在心室舒张早期,主动脉瓣关闭后瞬间球囊立即充气,提高舒张压,增加大脑、冠状动脉、肾脏及外周的血流灌注;在等容收缩期末,主动脉瓣开放的瞬间快速排空球囊,产生 “空穴” 效应,降低心脏后负荷及室壁张力,减少心肌氧耗。但 IABP 的工作依赖于心脏自身收缩及稳定的心脏节律,不能主动辅助心脏做功,辅助力度有限,对合并严重左心衰或持续性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欠佳。
-
体外膜肺氧合(ECMO)3:本共识中的 ECMO 特指静脉 - 动脉(VA) - ECMO,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离心泵将静脉血从体内引出,在体外经膜式氧合器进行气体交换成为动脉血后再回输入动脉,从而达到完全或部分替代心脏和(或)肺的功能。ECMO 适合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也适用于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时的治疗。
-
Impella3:是一种经皮机械循环辅助装置,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应用有一定安全性和有效性。
-
TandemHeart3:也是一种经皮机械循环辅助装置,在一些研究中显示出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但与其他装置相比,在严重不良事件或死亡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血流动力学状态、预期支持时间、并发症风险以及各装置的特点等因素。例如,对于单纯心脏功能受损且不需要呼吸支持的患者,可能 IABP 或 Impella 等装置较为合适;而对于同时合并呼吸衰竭的心源性休克患者,则可能需要考虑 ECMO。
-
心源性休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暴发性心肌炎、心脏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等原因导致的心源性休克。
-
高危 PCI 围术期辅助:对于合并严重左心室功能障碍、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等高危因素的 PCI 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临时机械循环支持装置。
-
其他情况:如难治性恶性心律失常、围生期心肌病、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心脏移植前过渡等。
-
置入前管理:包括对患者病情的全面评估、相关检查的完善、与患者及家属的充分沟通等。
-
置入过程管理: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装置的正确置入和安全启动,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
置入后管理:包括对患者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指标、器官功能的持续监测,以及对装置的维护和管理,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血栓形成等。
-
撤离管理:根据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装置的撤离,撤离过程中也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确保安全。
临时机械循环支持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临床应用时需严格遵循共识建议,合理选择装置和应用时机,加强管理,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具体的内容,可以继续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