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普通外科 > 文章内容

2024 ESVS临床实践指南:腹主动脉-髂动脉动脉瘤的管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3-17 08:05浏览:

2024 年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发布的《腹主动脉 - 髂动脉动脉瘤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基于截至 2023 年 8 月的最佳证据,依据修改后的欧洲心脏病学学会评分系统制定了 160 条建议,较 2019 年版本新增 59 项全新建议。以下是该指南的一些主要内容:
 
  1. 筛查:鉴于腹主动脉瘤流行率下降,过去主张对所有 65 岁男性进行筛查,现在仅推荐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Ⅰ 级建议,A 级证据)。高危人群的定义因国家而异,需考虑患病率、吸烟率等因素。
  2. 小型腹主动脉瘤监测:对于亚动脉瘤样主动脉(25-29mm),长期研究表明 5 年内 60%-80% 会进展至≥30mm,10 年内约 30% 会达到修复阈值。因此建议将亚动脉瘤样主动脉纳入腹主动脉瘤监测,每 5 年进行一次超声评估。同时,新增建议提出,对于因年龄、合并症或患者意愿等不太可能达到修复阈值的患者,可考虑停止监测(Ⅱa 级建议,C 级证据)。
  3. 小型腹主动脉瘤药物管理
    • 有研究表明氟喹诺酮类药物暴露可能增加腹主动脉瘤风险,但评估现有文献后,目前证据不足,因此新建议指出小型腹主动脉瘤不是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禁忌证(Ⅲ 级建议,B 级证据)。
    • 近期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了腹主动脉瘤患者运动情况,发现运动是安全的,没有数据表明运动对这些患者有害,所以不建议限制小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运动或性行为(Ⅲ 级建议,B 级证据)。
    • 虽然有一些实验研究和观察数据表明二甲双胍可能有抑制瘤体生长的作用,但缺乏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数据,目前无法对二甲双胍的使用提出建议。
  4. 择期修复阈值
    • 基于动脉瘤破裂风险和修复手术死亡率的平衡,对于男性梭形、退行性腹主动脉瘤<55mm,女性<50mm,不建议修复。考虑修复的直径阈值仍维持在男性 55mm、女性 50mm,但由于缺乏高质量证据支持,相关建议等级有所下调。
    • 考虑修复的直径阈值主要基于超声测量,当超声测量达到直径阈值时,建议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用于治疗计划和破裂诊断。需注意,现有证据大多与社会经济高度发达地区的白人男性有关。
  5. 腹主动脉瘤择期修复
    • 比较开放手术修复(OSR)和血管内修复(EVAR)的随机对照试验部分已过时,因此在考虑推荐的手术技术时纳入了更多近期病例系列和注册研究,证据等级降为 B 级。现有证据表明,EVAR 在短期生存方面优于 OSR,长期随访(长达 15 年)结果相似。在 2024 年 ESVS 指南中,EVAR 仍是大多数腹主动脉瘤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 在共同决策时,应考虑修复后的耐久性、预期寿命、生活质量和患者偏好等因素。鉴于有 EVAR 器械失败的报道,应使用经证实耐久性良好的器械。
 
此外,指南还对破裂及症状性腹主动脉瘤管理、复杂腹主动脉瘤管理、髂动脉动脉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强调了血管外科手术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包括提高了血管外科中心的最低年手术量标准,新增了复杂腹主动脉瘤修复手术的最低年手术量共识建议,同时强调了模拟培训和专科培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