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始评估2:
-
生命体征评估: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立即检查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若患者呼吸或心跳停止,应马上进行心肺复苏。
-
病史询问:详细询问患者晕厥发生的时间、地点、症状、持续时间、伴随症状,以及药物使用情况、过敏史、基础疾病等信息。
-
体格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重点关注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查看有无明显病理征象,如心脏杂音、神经系统异常等。
-
辅助检查2: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心电图是常规检查项目,有助于发现心律失常等心脏问题。脑部 CT 扫描可用于排除脑部病变,如脑出血、脑梗死等。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糖、电解质、心肌损伤标志物等,以了解患者的基本身体状况和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
鉴别诊断:晕厥是短暂性意识丧失(TLOC)的一种原因,但 TLOC 还可能由癫痫、心理因素、创伤等多种非晕厥原因引起。需要通过详细的评估和检查,鉴别晕厥与非晕厥性 TLOC,明确病因。
-
风险分层:参考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的晕厥指南,将患者分为低、中、高风险三类。低风险患者可直接接受门诊处置;高危晕厥患者通常需在急诊科密切监测并住院治疗;中风险患者建议在急诊科或医院晕厥观察病房进一步观察。
-
治疗2: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给予相应治疗。若是低血压引起的晕厥,可给予静脉补液和药物升压治疗。由心脏疾病导致的晕厥,可能需要进行心脏干预治疗,如植入心脏起搏器等。
-
观察和随访2:对晕厥患者进行观察和随访,确保病情缓解和控制。对于出院患者,应给予明确的随访建议,包括复诊时间、注意事项等,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处理。
该共识声明为急诊科晕厥患者的管理提供了标准化的流程和指导,但在实际应用中,医生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