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2cm 肺结节胸外科合理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共形成 29 条共识,主要根据肺结节的大小、成分、发病部位等不同特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筛查、随访、诊断准则,以及个体化治疗、手术方案及术后快速康复的推荐。以下是部分重要共识:
-
筛查建议:推荐 40 岁及以上人群每年完善肺部 LDCT 筛查,40 岁以下人群每 2~5 年完善肺部 LDCT 筛查。
-
结节定义:肺结节定义为影像学上长径≤2cm 的密度增高的肺部病损,不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肺不张或胸腔积液。
-
结节分级及处理:参照美国放射学会 Lung-RADS v2022 分级,将肺结节分为低危、中危、中高危、高危,并采取对应的随访及干预措施。
-
随访中进展的指标:肺结节(≤2cm)随访中考虑出现进展的指标包括最大径增大 2mm、实性分增加、密度增高、血管或胸膜改变等高危因素增加。
-
不同类型结节的随访建议
-
微小 pGGN(<6mm):首次发现微小 pGGN 建议结合危险因素决定年度复查肺部 HRCT,如随访后无变化,建议继续年度随访;如复查后进展,建议缩短随访时间间隔至 3~6 个月。
-
微小 mGGN(<6mm):首次发现微小 mGGN 建议结合危险因素决定年度复查肺部 HRCT,如随访后结节无变化,建议继续年度随访;如复查后结节进展,建议每 3~6 个月复查肺部 HRCT 或评估采用穿刺等其他辅助诊断手段。
-
微小实性结节(低危)(<6mm):建议年度随访肺部 CT。
-
微小实性结节(高危)(<6mm):建议 3 个月复查肺部 HRCT,如随访后结节无变化,则延长至 6~12 个月随访;如复查后结节进展,建议每 3 个月复查肺部 HRCT 或评估采用穿刺等其他辅助诊断手段。
-
手术相关建议
-
手术优先级:胸膜下结节,如考虑恶性可能,可提升手术优先级。深部结节,如考虑恶性度不高,建议降低手术优先级。部分优势结节楔形切除手术,可评估行无管(免胸腔引流管、导尿管、气管插管等)手术,甚至日间手术。
-
手术方式: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是治疗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术式,在外科技术可行且不违反肿瘤治疗标准的前提下,建议可优先采用微创手术(包括胸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对不同部位、大小及 CTR 值的结节,还给出了楔形切除、肺段切除等具体术式建议,并明确了切缘要求。
此外,共识还对围术期管理、液体活检等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实现术后早期康复和早期识别肺部肿瘤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