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相关
腹泻病因及治疗原则:腹泻病因分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可能存在多因素病因。建议肾脏移植受者优先筛查感染性因素,排除感染性因素后,建议调整免疫抑制方案或剂量(推荐强度 D,证据等级 5)。
免疫抑制药相关腹泻的方案调整:肾脏移植受者免疫抑制药相关腹泻时建议监测药物浓度并适当减少剂量(推荐强度 C,证据等级 4);更改免疫抑制方案时,基于吗替麦考酚酯方案者建议调整为肠溶性麦考酚钠或咪唑立宾(推荐强度 C,证据等级 4);基于他克莫司(TAC)的方案可尝试更改为环孢素 A(CSA)(推荐强度 A,证据等级 1a)。
消化道出血相关
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胃十二指肠溃疡史、急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实体瘤、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下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炎症性肠病(IBD)和血管病变(推荐强度 C,证据等级 4)。
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及治疗:建议术前胃肠镜筛查、评估溃疡病史、避免长期应用大剂量激素、合理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推荐强度 C,证据等级 4)。建议肾脏移植受者按出血病情急缓与危重情况分层管理,慢性出血病情稳定者积极寻找病因,门诊随访(推荐强度 C,证据等级 4);急性危重消化道出血以维持生命体征、寻找病因并止血、抗排斥为原则(推荐强度 C,证据等级 4)。
急性胰腺炎相关
急性胰腺炎的诱发因素:使用 TAC 和替加环素为肾脏移植受者急性胰腺炎的常见诱发因素(推荐强度 C,证据等级 4)。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推荐肾脏移植受者以识别并解除诱发因素、抑制分泌、补液、营养治疗、镇痛为治疗原则,在胃肠道功能耐受情况下早期恢复肠内营养(推荐强度 A,证据等级 1a)。建议停用高度可疑致胰腺炎药物,常规使用生长抑素及质子泵抑制剂(推荐强度 C,证据等级 4);重症胰腺炎时早期启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推荐强度 D,证据等级 5)。
炎症性肠病相关
IBD 复发和新发的危险因素:肾脏移植时 IBD 的活跃程度、移植后免疫抑制药使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肾脏移植受者 IBD 特有的复发和新发危险因素(推荐强度 C,证据等级 4)。
IBD 的诊断和评估:建议肾脏移植受者在排除感染性和其他非感染性结肠炎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结肠镜及病理组织学进行 IBD 诊断和评估(推荐强度 D,证据等级 5)。
IBD 的治疗原则:肾脏移植受者 IBD 的治疗原则同非移植人群,建议多学科共同管理并予以综合治疗(推荐强度 D,证据等级 5)。治疗 IBD 过程中,肾脏移植受者目前暂无统一的免疫抑制药调整方案,建议根据发病诱因,进行个体化管理(推荐强度 D,证据等级 5)。
肠道菌群失衡相关
肠道菌群失衡的危险因素:肾脏移植受者肠道菌群失衡的危险因素有免疫抑制药、抗菌药物、麻醉药物、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改变等(推荐强度 D,证据等级 5)。
肠道菌群失衡的治疗措施:建议肾脏移植受者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调节肠道菌群的微生态调节剂和(或)肠道菌群移植(FMT),以改善肾脏移植受者肠道菌群失衡(推荐强度 C,证据等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