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科其他 > 文章内容

2023年欧洲内分泌学会及加拿大泌尿外科学会肾上腺偶发瘤诊疗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2-13 08:38浏览:

 影像学检查
CT 平扫:均建议 CT 平扫作为首选检查手段。对于密度均匀、边界清晰、CT 值 < 10HU 的病变,ESE 指南建议无需进一步影像学检查,CUA 指南认为可诊断为良性,多为富含脂肪的肾上腺皮质腺瘤。
增强 CT:CUA 指南对 CT 平扫显示性质不明确(CT 值 > 10HU)的肾上腺肿物,建议进行增强 CT。肾上腺腺瘤表现为 “快进快出”,当相对廓清率(RPW)>40% 和绝对廓清率(APW)>60% 时考虑肾上腺良性肿物,APW<60% 或 RPW<40%,考虑恶性可能。
MRI:对于 CT 平扫显示性质不明确的肾上腺肿物,CUA 指南还建议可以进行 MRI,其对 CT 值为 10-30HU 的肾上腺肿物最为有用,可检测到 CT 平扫 > 10HU 的肾上腺腺瘤中的少量脂肪成分,但对于小病灶(<2cm),CT 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能更高。
实验室检查
1mg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CUA 指南和 ESE 指南均建议所有肾上腺偶发瘤患者筛查自主皮质醇分泌情况,排除禁忌证后,1mg DST 是首选筛查试验。1mg DST 后血清皮质醇浓度 <50nmol/L(1.8μg/dl)可排除自主皮质醇过量分泌,>138nmol/L(5.0μg/dl)表明自主性分泌皮质醇,51-138nmol/L(1.9-5.0μg/dl)为不确定。
醛固酮 / 肾素比值(ARR):对于肾上腺偶发瘤合并高血压病史和(或)低钾血症的患者,CUA 指南建议检查 ARR 以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ARR>20ng/dl 对诊断高醛固酮血症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对于可疑双侧肾上腺病变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术前建议进行肾上腺静脉取血(AVS)以分辨病变侧。
血浆及 24h 尿甲氧基肾上腺素类物质检测:对于 CT 平扫测量值≥10HU、影像特征不典型,或有儿茶酚胺过度分泌体征或症状的肾上腺偶发瘤患者,CUA 和 ESE 指南均建议检查,以鉴别嗜铬细胞瘤。当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 > 2.2nmol/L,甲氧基肾上腺素水平 > 1.2nmol/L 或 24h 尿甲氧基肾上腺素水平大于正常上限 2 倍时,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治疗方式
保守治疗:对于没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建议保守治疗,并定期复查。对于老年患者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当肿物无明确恶性迹象或怀疑有恶性肿瘤时,应多学科会诊制定方案。
微创肾上腺切除术:ESE 指南建议单侧肾上腺肿物影像学上具良性特征、伴有激素分泌过量、肿物直径 < 6cm 且无局部侵犯迹象时,进行患侧微创肾上腺切除术。CUA 指南指出,对于单侧分泌皮质醇的肾上腺肿物、临床症状明显的库欣综合征患者,单侧醛固酮瘤和嗜铬细胞瘤的患者,应进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条件允许应选微创手术。
开放肾上腺切除术:肿瘤体积较大或局部晚期肿瘤、淋巴结转移或肾静脉 / 下腔静脉内癌栓的肾上腺皮质癌患者,CUA 指南建议开放肾上腺切除术。对于影像学结果怀疑为恶性且有局部侵犯现象的单侧肾上腺肿块,ESE 指南建议由专业的高年资肾上腺外科医师实施开放肾上腺切除术。
随访
CUA 建议:对于非功能性、影像学检查显示为良性的肾上腺病变患者,6-12 个月内进行影像学检查随访,对于肾上腺偶发瘤每年生长 > 5mm 的患者,应考虑进行肾上腺切除术,对于随访期间肾上腺肿物每年增长 < 3mm 的患者,无需进一步影像学随访或功能检查。
ESE 建议:对于影像学检查不能明确性质的肿物,6-12 个月后再次行 CT 或 MRI 平扫,根据病变生长情况决定是否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