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科其他 > 文章内容

前列腺癌不可逆电穿孔消融局灶治疗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2-13 08:26浏览:

 《前列腺癌不可逆电穿孔消融局灶治疗专家共识》是由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专科分会肿瘤学组、长三角泌尿专科联盟前列腺肿瘤协作组制定,于 2024 年 8 月 25 日发布。以下是相关内容推测及分析:
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
一般适用于早期、低危前列腺癌患者,如肿瘤局限于前列腺内,Gleason 评分较低,PSA 水平相对不高,且患者预期寿命较长,有保留前列腺功能需求者。
对于前列腺偶发癌,即因其他原因进行前列腺手术或检查时意外发现的前列腺癌,若符合上述条件,也可考虑。
禁忌证
可能包括存在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无法纠正,易导致术中、术后出血风险极高的患者。
有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无法耐受手术及麻醉的患者。
肿瘤已经发生远处转移,局灶治疗无法达到治疗目的的患者。
前列腺周围组织存在严重的感染、炎症等情况,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或影响治疗效果的患者。
操作规范
术前准备
完善相关检查,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直肠指检、前列腺磁共振成像(MRI)、多参数 MRI 融合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等,以准确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分期等。
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排除手术禁忌证。
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告知治疗的风险、效果及可能的并发症等,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同意。
术中操作
通常在全麻或椎管内麻醉下进行,患者取截石位。
采用超声引导或 MRI - 超声融合引导技术,经会阴将消融电极针准确置入前列腺肿瘤部位,根据肿瘤的大小和形状,合理布置电极针的数量和位置,确保肿瘤组织被有效覆盖。
设置合适的消融参数,如电场强度、脉冲宽度、脉冲次数等,一般电场强度在 1000V/cm - 1500V/cm 左右,脉冲宽度在几十到几百微秒,脉冲次数在 100 - 200 个左右。
消融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同时观察患者有无异常反应。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 1 - 3 天,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和量,若出现血尿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给予预防性抗生素应用,预防感染。
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性功能等,评估治疗效果,一般术后 1 周左右可进行前列腺 MRI 或超声检查,观察消融区域的情况。
疗效评估
短期评估
术后 1 - 3 个月内,主要观察患者的排尿功能、性功能恢复情况,有无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
检测 PSA 水平,若 PSA 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提示治疗有效。
进行前列腺 MRI 或超声检查,观察消融区域是否存在残留肿瘤组织,消融区域的大小、形态等变化。
长期评估
术后 3 个月后,每 3 - 6 个月进行一次 PSA 检测、直肠指检、前列腺 MRI 或超声检查等,观察 PSA 的变化趋势,有无肿瘤复发迹象。
随访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排尿功能、性功能、尿控情况等,评估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复发后处理
对于术后复发的患者,需根据复发的情况、患者的身体状况等综合评估。
若复发肿瘤仍局限于前列腺内,可考虑再次进行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治疗,或选择其他局部治疗方法,如冷冻治疗、射频消融等。
若复发肿瘤出现了局部进展或远处转移,则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