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科其他 > 文章内容

2024 中国专家共识:包皮龟头炎的诊断和治疗(英文)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2-13 08:43浏览:

 定义与分类
定义:包皮龟头炎涵盖影响龟头和包皮的炎症性疾病,表现为红斑、水肿、糜烂、溃疡和分泌物,症状包括不适、瘙痒和异味。
分类: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包皮龟头炎。感染性包皮龟头炎由病原体如真菌和细菌引起,非感染性包皮龟头炎则由未知原因引起且无明显感染迹象。
相关因素
微生物感染:包括革兰氏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B 族链球菌、咽峡炎链球菌和沃氏葡萄球菌)和真菌(如白色念珠菌和马拉色菌属),生殖支原体和厌氧菌偶尔也参与其中。
性活动:包皮龟头炎不被视为性传播疾病,但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念珠菌感染是主要原因,建议对患者及其伴侣进行真菌检测,并在抗真菌治疗期间避免性行为。
风险因素:包括糖尿病、未进行包皮环切术和免疫缺陷,念珠菌感染常见,不良卫生习惯、过度清洁和使用刺激物也可能导致包皮龟头炎。
诊断
诊断依据:依赖于临床表现,并排除特定皮肤病,通过拭子和培养来确定感染原因。在没有感染或非特异性组织学异常的情况下,诊断为非特异性(非感染性)包皮龟头炎。
鉴别手段:区分包皮龟头炎与其他皮肤疾病的手段包括皮肤镜、反射共焦显微镜和病理学检查,拭子和培养有助于排除感染,存在生殖器溃疡时,考虑检测单纯疱疹病毒、梅毒和淋病。
严重程度评估:推荐使用李等人的 4 分量表,该量表有八个项目,得分范围为 0 到 24 分,分值越高表示疾病严重程度越大。
治疗
一般原则: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温和清洗;先天性包茎或复发性包皮龟头炎的包皮环切术;感染性包皮龟头炎的抗菌药物以及伴侣治疗;对于非感染性包皮龟头炎,建议皮肤屏障修复、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抗真菌治疗:推荐的局部抗真菌药物包括 2% 酮康唑、1% 布替芬盐酸盐、1% 克霉唑等,口服抗真菌药物包括氟康唑(150mg 单剂量)等,用于无效或严重病例。
抗菌治疗:推荐的局部抗生素包括红霉素、莫匹罗星等,严重或难治性病例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对于轻度厌氧菌感染,可使用局部 0.75% 甲硝唑,严重病例则口服甲硝唑 400-500mg。
联合治疗:推荐对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个体进行抗菌和抗真菌联合治疗,以治疗难治性包皮龟头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