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科其他 > 文章内容

三维重建应用于肾脏肿瘤外科手术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2-13 08:33浏览:

 背景
外科手术切除是肾脏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在 “精准外科” 时代,腹腔镜及机器人技术普及,但最佳手术方案规划和手术导航需求未充分满足。三维重建可利用 CT 或 MRI 等影像资料生成 3D 虚拟图像或实体模型,能直观准确展示目标结构,帮助医生把握病情、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具体内容
肾肿瘤的术前评估:肾脏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对肾脏血管与肿瘤进行精细剥离是手术关键。传统 CT/MRI 为二维影像,无法立体展示肿瘤、血管及周围器官关系。三维可视化模型可清晰展示肿瘤大小、形态、血管走向及肿瘤与周围器官血管的解剖关系和侵犯情况,还能模拟切割、评估切割体积,预测术后残余肾脏大小,减少医生主观失误,提升医患沟通效果。共识认为肾肿瘤患者术前应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可利用三维重建技术进一步精准评估,尤其是保留肾功能的手术。
三维重建数据采集:为获精准肾脏三维可视化重建模型,CT 扫描建议覆盖全腹腔,扫描层厚度≤1mm,选择对比度良好的增强造影剂。扫描完成后,强化 CT 图像数据分动脉期、静脉期、排泄期三期,层厚不超过 1mm,存储为 DICOM 格式。MRI 检查也可用于三维重建,扫描厚度减小、层数增多能提高血管显示精度,使肿瘤结构展示更明晰。临床医生应优先调整扫描参数,确保获取高质量强化 CT/MRI 图像数据,符合三维重建软件最低原始图像标准,严格遵循操作规范进行三维可视化处理。
肾脏三维重建模型的建立
流程:包括图像预处理生成最初三维图像;描绘肾脏、肿瘤及周边器官轮廓并手动调整;对肾脏血管进行分割及标记,可自动或手动调整;配准和融合,确保不同图像点匹配,融合动脉期和静脉期图像;可视化图像显示与操作,可对相关结构进行放大、缩小、旋转、透明度调整和着色等操作,实现全方位立体观察。
操作要求:三维重建虽会遗失部分原始信息,但通过先进软件技术和医生精确操作可构建更直观三维图像。多数软件通过 AI 自动生成三维重建,但精准描绘肿瘤边界仍需人工精确圈定。完成三维可视化处理的专业人员应具备扎实解剖学基础、外科疾病知识和丰富阅片经验,重建过程需结合原始二维图像综合判断以减少误差。
机构选择:院外开展三维重建检测的机构应为资质齐全、技术成熟、质量控制流程完善的正规公司。院内开展则需临床医师、影像科医师和技师共同合作创建精确的三维可视化模型。
多学科团队协作
选择外部机构进行三维重建检测时,要选资质齐全、技术成熟、有完善质量控制流程的正规公司,采用先进技术并遵循严格质量标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定期评估。院内进行三维重建检测时,临床医师、影像科医师和技师需共同合作,各专业人员应具备扎实的解剖学基础、外科相关疾病知识及丰富阅片经验,以确保三维重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病情全面评估提供基础。
三维重建技术的作用
手术规划优化:帮助外科医师制定更精确和个性化的手术方案,结合 PADUA 和 R.E.N.A.L 等术前测量评分系统,能准确预测保留肾单位手术难度和风险。可在软件上模拟切割,评估手术风险,预测术后结果,优化手术计划,提高医患沟通效果,降低手术风险。
术中导航创新:结合全息影像技术的三维重建在术中提供实时指导,使医生能更精确地判断血管位置和选择切除边界,尽管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展现出巨大潜力。
提高医学教育和医患沟通:有助于医学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肾脏肿瘤解剖及手术过程,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患者能更好地理解手术及可能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