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科其他 > 文章内容

2024 EAU指南:肾移植(更新版)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2-13 08:04浏览:

 供体评估与选择
尸体供体:强调对脑死亡和循环死亡供体的全面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感染指标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肾脏超声、CT 等),以评估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确定是否存在影响移植的因素。
活体供体:除了进行与尸体供体类似的评估外,更注重对供体的心理和社会因素的评估,确保供体是在完全自愿且充分了解风险的情况下做出捐赠决定。还需评估供体与受体之间的血型兼容性、HLA 配型等,以降低免疫排斥风险。
受体术前评估
医学评估:对受体的全身状况进行评估,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以确定其能否耐受手术。特别关注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对肾脏功能和全身状况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活动性感染、恶性肿瘤等手术禁忌证。
免疫评估:检测受体的血型、HLA 分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等,了解受体的免疫状态,预测移植后发生免疫排斥的风险。对于 PRA 较高的患者,需要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措施,如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以降低排斥风险。
手术技术要点
血管吻合:强调采用精细的血管吻合技术,确保供肾的动脉和静脉与受体的血管准确、牢固地连接,以保证肾脏的血液供应。常用的方法包括端端吻合、端侧吻合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吻合方式。
输尿管重建:注重输尿管与膀胱的吻合技术,防止出现输尿管漏、输尿管梗阻等并发症。可采用抗反流的吻合方式,如 Lich-Gregoir 法等,以保护肾脏功能。
免疫抑制治疗
诱导治疗:推荐 IL-2 受体拮抗剂作为器官移植术后免疫诱导治疗的一线药物,能够与 T 淋巴细胞表面的 IL-2 受体复合物中的 α 亚基发生特异性结合,特异性抑制 T 细胞的激活,减少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维持治疗:以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NI)为基础,联合吗替麦考酚酯(MMF)和糖皮质激素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仍是主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肾功能、免疫风险等,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种类。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感染:加强对术后感染的监测和预防,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根据不同的感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对于高危患者,如 CMV 血清学状态为 D+/R−的肾移植受者,推荐使用缬更昔洛韦进行普遍性预防。
排斥反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时发现和诊断排斥反应。对于急性排斥反应,根据其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增加免疫抑制剂的剂量、使用抗淋巴细胞抗体等。
长期随访
随访内容:包括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肾功能、血常规、免疫指标等)、影像学检查(如肾脏超声、CT 等),以及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依从性等进行评估。
随访频率:根据患者术后的时间和恢复情况,制定不同的随访频率。一般来说,术后早期随访频率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随访间隔可逐渐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