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婴儿至老年均可发病,大多数病人为30岁以下男性,以5~10岁较多。 临床症状的变异较大。一般发病较慢,发病属隐匿性,在发生症状之前,可有较长的病史,有的仅轻度疼痛,患部功能障碍。位于浅表部位则肿胀明显。各骨可触到骨质变化,长骨隆起肥厚,大范围...
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可有中度增多,但并不常见。 X线检查:为孤立界限分明的溶骨性改变,因发病部位而异位在颅骨的病变为局限性骨质破坏,可为单发性或多发性,颅骨内外板均遭破坏,边缘锐利而弯曲,肩胛骨之病变为边缘锐利,界限明显的骨质破坏。 椎体破坏...
(一)治疗 骨嗜酸性肉芽肿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在病灶内注射入缓慢吸收的泼尼松制剂,包括已确诊、局部复发或继发病灶,注射疗法均有效。通常只需注射1~3次,每次125~250mg,6~12个月内病变停止发展,然后完成病灶修复。当放射线诊断有疑问时,可行冷冻切片活...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详。 (二)发病机制 病变位于髓腔为肉芽样组织,切面呈灰色,灰红色或黄色,质软而脆,局限性骨质破坏的边缘有骨硬化。镜下观察基质由围绕小细胞群或单细胞丰富的网状组织构成,围绕宽广的细胞间网状组织区。内含有数量不等的嗜酸性粒细胞...
1.脱垂症状 肛门部有黑色肿块脱出,早期较小,可自行还纳,以后增大,需用手还纳。 2.便血 肿瘤位置低,易受粪便摩擦或外伤而出血,多为鲜血。或有黑色溢液,恶臭。 3.肛管直肠刺激症状 由于瘤体向直肠壶腹内突出,刺激直肠壁的感受器,病人常感肛门部坠胀不...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的主要依据。由于黑色素很小或为无色素的黑色素瘤,故取材时应切除整个瘤体,不宜行切取活检,以免造成医源性扩散和活检确诊率低。对无色素的黑色素瘤可采用Massobn-Fonlana黑色素银染色法或多巴染色、酪氨酸酶反应等协助病理诊断。...
(一)治疗 本病宜早期治疗,但治愈困难。 1.手术治疗 就诊较早者,行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原则上不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远处转移者则行肿瘤姑息切除术。 2.化学治疗 对于播散性病变,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部分病人可取得缓解。对手术切除后的病人,化疗可...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一)发病原因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二)发病机制 本病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变。黑色素细胞或其母细胞来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迁移到皮肤、眼、黏膜表面和神经系统等部位。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如激素代谢失调...
1.合并中枢神经系统 病变主要是脑膜、硬膜外腔和脑实质。Turner等报告了30例睾丸淋巴瘤,9例有中枢神经系统侵犯,其中5例脑膜受侵、2例硬膜外、1例脑实质及1例硬膜外腔、脑膜均受侵犯。Read报告了51例睾丸淋巴瘤,9例中枢神经系统受侵,与组织学亚型有关。成...
大多数患者表现为,睾丸无痛性肿大、下坠,下坠持续几周至几个月,偶见持续几年者,少数患者有疼痛。睾丸质地坚硬,表面光滑或有结节,晚期可伴有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厌食、发热、皮肤、韦氏环及周围组织受损。 除上述部位外,疾病的终末期,常发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