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日本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指南的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精神运动性激越的治疗
口服给药:推荐给予阿立哌唑、奥氮平和利培酮。
肌肉注射:推荐奥氮平,不建议氟哌啶醇单药治疗。
静脉注射:使用氟哌啶醇较为理想,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引入 ECT。
精神分裂症紧张症的治疗
干预前先寻找器质性因素并改善一般情况。
怀疑是抗精神病药诱发的精神安定药恶性综合征时,停用抗精神病药,优先治疗恶性综合征。
充分注意一般情况变化,按正常精神分裂症治疗进行药物治疗,也可引入 ECT。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的治疗
区分抑郁症状的诱发原因,如疾病本身症状、心理反应或药物引起的症状,再采取相应措施。
怀疑抗精神病药引起抑郁症时,可减少抗精神病药剂量。服用氟哌啶醇时可改用 SGA。
不建议同时使用抗抑郁药或锂,也不建议使用 ECT。
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的治疗
抗精神病药可改善认知障碍,但效果甚微,SGA 的改善效果略高于 FGAs,药物之间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无差异。
伴随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和苯二氮卓类药物对认知功能有不良影响,胆碱酯酶抑制剂、米氮平和米安色林加成治疗对认知功能无改善作用。
建议以适当剂量单独使用 SGA,尽量减少同时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苯二氮卓类镇静剂。
锥体外系症状(EPS)的治疗和预防
药物诱发的帕金森综合征:使用可能诱发 EPS 的 FGA 时,建议改用不易引起帕金森综合征的 SGA,如氯氮平、喹硫平或奥氮平;仔细评估精神症状后,可减少口服抗精神病药的剂量;上述方案不可行或无效时,可同时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抗帕金森病药物。
静坐不能:高度紧张伴有严重焦虑和沮丧且有风险时,进行积极干预;症状为轻度时,可减少口服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使用高滴度 / 高剂量的 FGAs 时,建议切换到 SGA,无法切换时,可使用中滴度或低滴度 FGA;不建议同时使用抗胆碱能药物、β 受体阻滞剂等。
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的治疗
停用抗精神病药,进行全身监测、输液等躯体治疗。
可使用丹曲林,但要谨慎其肝损伤副作用。
可使用溴隐亭,但要注意其可能使精神症状恶化。
ECT 虽无显著差异,但往往可降低死亡率且有望改善精神症状。
维持阶段的治疗
药物使用:维持期持续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可降低复发率、住院次数和死亡率,建议连续给药。
药物选择:SGA 在预防复发方面优于 FGAs,最好选择 SGA;但 SGA 之间比较证据不足,无明确药物选择建议。
长效注射药物:依从性良好的患者,LAI 与口服药物在复发预防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依从性差的患者,LAI 有较强的住院预防效果,适用于服药不当致复发及主动要求的患者。
剂量调整:维持期减少抗精神病药物剂量的研究结果不一,需根据个体症状和副作用临床决定。
给药间隔:持续、维持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每日定期给药)可显著减少复发等,建议采用每日定期给药的连续给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