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科疾病 > 文章内容

2023 专家共识:高尿酸血症和高心血管风险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更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3-27 08:36浏览:

一、诊断要点

  1. HU 定义与标准
    • 血尿酸水平≥420 μmol/L(男性和女性统一标准),需非同日两次检测确认。
    • 关注高心血管风险人群(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病等)的 HU 筛查。
  2. 分型与评估
    • 结合 24 小时尿尿酸排泄量(UUE)和肾脏尿酸排泄分数(FEUA),区分尿酸生成增多型、排泄减少型或混合型。
    • 强调多学科协作,综合评估患者代谢指标、心肾功能及并发症。

二、治疗目标与策略

  1. 降尿酸目标
    • 无心血管疾病者:血尿酸控制在<420 μmol/L。
    • 合并心血管疾病或慢性肾病者:血尿酸建议降至<360 μmol/L,以减少晶体沉积风险。
  2. 生活方式干预
    • 饮食调整: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减少果糖饮料和酒精摄入,增加蔬菜、低脂乳制品及全谷物。
    • 体重管理:BMI 控制在 18.5~23.9 kg/m²,每周减重 0.5~1 kg。
    • 运动与饮水:每周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日饮水量≥2000 ml。
  3. 药物治疗
    • 一线药物
      • 别嘌醇:起始剂量 100 mg/d,逐渐调整至目标剂量(最大 600 mg/d),需监测过敏风险。
      • 非布司他: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起始剂量 20~40 mg/d。
    • 新型药物
      • 尿酸氧化酶:用于难治性痛风或严重高尿酸血症。
      • 选择性尿酸重吸收抑制剂(如苯溴马隆):适用于尿酸排泄减少型患者。
    • 联合用药:对单药治疗未达标者,可联用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与促尿酸排泄药。
  4. 心血管风险防控
    • 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戒烟限酒,必要时使用抗血小板或他汀类药物。
    • 避免使用升高尿酸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

三、特殊人群管理

  1. 慢性肾病(CKD)患者
    • 优先选择非布司他,剂量根据肾功能调整。
    • 避免使用苯溴马隆(eGFR<30 ml/min 时禁用)。
  2. 痛风合并心血管疾病
    • 急性发作期首选低剂量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避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加重心血管负担。

四、监测与随访

  • 定期检测血尿酸、肝肾功能及尿尿酸排泄量。
  • 对高心血管风险患者,每 3~6 个月评估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更新亮点

  • 规范 HU 定义:统一男女诊断标准,强化心血管风险分层。
  • 关注 CKD 患者:明确肾功能不全时药物选择及剂量调整。
  • 新证据纳入:支持降尿酸治疗对延缓肾功能下降的潜在益处(尤其 ABCG2 功能异常者)。
  • 多学科协作:强调风湿免疫、心血管、肾内科等多学科联合管理。
 
该共识为临床提供了更精准的诊疗路径,尤其注重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双向管理,旨在降低患者远期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