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科疾病 > 文章内容

2024 ESPGHAN意见书:牛奶过敏的诊断、管理和预防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3-27 08:24浏览:

牛奶过敏(CMA)患病率和胃肠道症状

  • 患病率:CMA 过度诊断的现象普遍存在,经专业鉴别后,婴儿和儿童真正患 CMA 的比例 < 1%。
  • 胃肠道症状:非 IgE 介导的 CMA 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食物蛋白诱导的过敏性直肠结肠炎、食物蛋白诱导的小肠结肠炎综合征和嗜酸细胞性胃肠道疾病等。

危险因素

  • 家族史和其他危险因素:虽无过敏家族史也不能除外 CMA 可能;环境因素(如污染、抗生素过度使用)可能是发生 CMA 的危险因素。
  • 识别和管理工具:在饮食回避期间,牛奶相关症状评分的基线分值下降提示 CMA 可能,但不能确诊。

CMA 诊断

  • 诊断性饮食回避试验:对诊断性饮食回避试验及口服食物激发试验(OFC)有反应是诊断 CMA 的重要依据。
  • 母乳喂养婴儿的诊断性饮食回避试验:若怀疑纯母乳喂养婴儿患有 CMA,可让母亲进行 2~4 周的诊断性牛奶回避试验,同时继续母乳喂养,随后母亲饮食中重新引入牛奶,并严密观察患儿症状。
  • 非母乳喂养婴儿诊断性饮食回避试验:配方奶喂养婴儿进行诊断性饮食回避试验时,首选牛奶来源的深度水解蛋白奶,且只能使用经过随机临床试验严格检测的产品。对于病情严重或存在严重营养不良的患儿应使用氨基酸配方奶。水解大米配方奶可作为替代选择,大豆婴儿配方奶一般不做首选。
  • OFC: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激发试验是确诊 CMA 的金标准,但在临床实践中,开放性 OFC 更具可行性和实用性。对 IgE 介导的 CMA 婴儿,做 OFC 应由专业人员监督。
  • 特异性 IgE 测定和皮肤点刺试验:总 IgE 升高不作为 CMA 的诊断依据;特异性 IgE 升高和皮肤点刺试验阳性表明对牛奶敏感,但不能确诊 CMA,诊断应基于临床症状。在评估 IgE 介导的过敏时,特异性 IgE 和皮肤点刺试验的阴性预测值较高。
  • 特异性斑贴试验:由于缺乏可重复性和有效性的证据,不推荐使用。

CMA 管理

  • 饮食管理:确诊 CMA 后,需进行饮食回避,避免食用含牛奶蛋白的食物。对于母乳喂养儿,母亲需回避牛奶及其制品;对于非母乳喂养儿,应选择合适的替代配方奶,如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或氨基酸配方奶。
  • 营养管理:确保患儿摄入足够的营养,包括蛋白质、钙、维生素 D 等。可通过选择合适的替代食物或补充剂来满足营养需求。
  • 生长发育监测:定期监测患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头围等,以评估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若生长发育迟缓,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CMA 预防

  •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预防婴儿牛奶过敏的最佳方式,可降低过敏风险。建议至少纯母乳喂养 4~6 个月,之后可根据情况逐渐添加辅食。
  • 配方奶选择:对于无法母乳喂养的婴儿,尤其是有过敏家族史的婴儿,可选择适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奶粉,以降低过敏风险。但水解程度和蛋白来源不能准确预测预防效果,需经临床研究验证。
  • 辅食添加:辅食添加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低敏食物开始添加,如米粉、蔬菜泥、水果泥等,逐渐引入其他食物。避免过早添加牛奶及其制品。
  • 环境因素:尽量减少婴儿暴露于污染环境和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以降低 CMA 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