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诊断标准:患者有急性或慢性腰骶部疼痛和(或)伴有下肢放射性神经根性痛,受累神经根支配的肌肉无力和(或)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腰部活动受限或代偿性侧凸,腰椎局部压痛,椎旁肌紧张或痉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结合腰椎 X 片、CT、MRI 等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诊断,推荐无辐射的 MRI 作为影像学检测的首选方法,若有禁忌或无法判断结果,推荐 CT 作为次选手段,X 线片可辅助判断脊柱骨结构及序列变化。
-
疾病分期: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和康复期。急性期临床表现为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腰腿疼痛 VAS 评分≥7 分;缓解期临床表现为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疼痛,不耐劳,4 分≤腰腿疼痛 VAS 评分<7 分;康复期临床表现为腰腿疼痛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间站立、行走,0 分<腰腿疼痛 VAS 评分<4 分。
包括气滞血瘀证、寒湿证、湿热证、肝肾亏虚证。如气滞血瘀证表现为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
经典名方:气滞血瘀型可考虑单独给予身痛逐瘀汤加减或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该方;寒湿型可考虑单独给予肾着汤加减或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湿热型可考虑单独给予四妙散加减;肝肾亏虚型可考虑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单独治疗或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
-
中成药:气滞血瘀型可单独给予腰痹通胶囊或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寒湿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建议给予腰痛宁胶囊;肝肾亏虚或气滞血瘀型可单独给予恒古骨伤愈合剂或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
-
手法治疗:对于局部肌肉紧张、痉挛的患者,可单独给予手法治疗或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
-
针刀治疗:对于局部软组织紧张、痉挛及粘连的患者,可单独给予针刀治疗或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
-
针刺治疗:可给予单独针刺或针刺联合西医常规治疗。
-
电针治疗:可给予单独电针或电针联合西医常规治疗。
-
传统功法:推荐八段锦改善腰椎功能障碍;太极拳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减轻疼痛;易筋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改善腰椎功能障碍。
-
对疼痛严重需卧床休息患者,应尽量缩短卧床时间,症状缓解后鼓励尽早恢复适度正常活动,同时注意日常活动姿势,避免扭转、弯腰及过量负重。
-
建议患者在持续工作或一些特殊情况会加重脊柱负荷时佩戴腰围,并定时放松。
-
患者可在专业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加强腰椎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