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临床手术 > 文章内容

老年骨质疏松性疼痛诊疗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3-13 10:08浏览:

病因

 
  • 骨骼、肌肉原因:破骨细胞溶骨致骨量快速丢失;机械应力改变致骨微结构破坏;低骨量致全身衰竭;骨骼变形导致肌肉疼痛。
  • 神经受累:椎体骨折后,椎体压缩、椎间孔变小致脊神经根受压,出现四肢放射性疼痛等多种疼痛症状。
  • 其他慢性疾病:糖尿病、骨性关节炎等慢性疾病,易导致肌肉、关节、外周神经痛或者中枢性疼痛,也会引发骨质疏松症。
  • 心理因素: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尤其骨折后,常伴有焦虑和抑郁,会加重疼痛。

临床表现

 
  • 症状:腰背痛或四肢及全身痛,夜间或负重时加重。骨折时相应部位出现急性重度疼痛,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伴腹痛、腹胀等,影响日常生活。
  • 体征:腰痛病人常伴有胸背或腰背棘突部位压痛或叩击痛。椎体压缩骨折病人可出现身高变矮、脊柱后凸畸形,髋部等骨折可出现四肢畸形。
  • 影像学检查:骨密度检测首选 DXA,也可用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及定量超声等。X 线检查可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但不能作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依据。
  •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以及红细胞沉降率、C 反应蛋白等用于鉴别其他疾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 诊断:基于详细病史、体格检查、骨密度检查、其他相关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同时评估疼痛程度、性质和功能活动。
  • 鉴别诊断:腰背痛需与腰背肌筋膜炎等鉴别;全身疼痛需与内分泌系统疾病等鉴别;骨折病人需与导致脆性骨折的各种疾病鉴别。

评估

 
  • 常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也可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RS)等其他工具。怀疑神经痛用 IDPain 量表和 DN4 量表。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异常的病人,可用交流能力受限老年人群疼痛评估量表(PACSLAC)等客观疼痛量表。

治疗

 
  • 一般治疗:均衡膳食、加强营养、充足日照、规律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及碳酸饮料,避免或减少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避免跌倒,保证钙剂和普通维生素 D 的充足摄入。
  • 药物治疗:包括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降钙素、双膦酸盐、RANKL 抑制剂等,以及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消炎镇痛药(NSAIDs)、阿片类药物、抗惊厥药物。
  • 神经阻滞:在 X 线和超声引导下,对疼痛支配区域的相应神经进行阻滞,可缓解疼痛,减少镇痛药物使用及不良反应。
  • 微创介入手术:根据病人年龄、全身状况及耐受情况等,实施个体化微创介入手术方案,减少镇痛药物应用,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