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内分泌科 > 列表
  • 2 型糖尿病:各类降糖药的用法与利弊2018-08-13 20:34:32

    由于T2DM不仅可以增加患者各类型血管并发症(如:心衰、下肢截肢、失明、肾衰等)的发病风险,还可以导致低血糖或高血糖事件的发生。因此,临床使用降糖药的过程中不仅要合理维持患者血糖稳定,还需避免T2DM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对于种类较多的降糖...

  • 2型糖尿病患者的肥胖管理!2018-08-13 20:33:30

    已有充分证据表明,良好的肥胖管理能够延缓2型糖尿病前期的进展,并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对于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适度和持续的减重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患者降糖药物的使用。 LookAHEAD研究表明,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并不能减少超重/肥胖的2型糖...

  • 一文读懂II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2018-08-13 20:32:30

    病例 患者,51岁,女性,工人,出现多饮多尿1年有余,伴尿频、尿急3天。同时伴有全身乏力、头晕、恶心、饮食不振。检查:空腹血糖23.6mmol/L,餐后2h血糖29.5mmol/L。尿常规白细胞满视野,尿糖(++),尿酮体(-)。 诊断结果:II型糖尿...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2018-08-13 20:31:24

    2009年美国内分泌学会(AACE)发表的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指南中明确提到,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短期的生活方式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仍>9%时,可以直接使用胰岛素起始治疗。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颁布的201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也提到...

  • 面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如何有效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2018-08-13 20:30:21

    早在2009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ACE)所发表的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指南中就明确提到,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短期生活方式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仍>9%时,可以直接起始胰岛素治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

  • 内分泌专家建议:2型糖尿病戴泵的最佳时机2018-08-13 20:28:55

    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补充胰岛素,可以使高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使细胞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进而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缓解糖尿病的病情和有效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胰岛素泵是目前最准确、最简捷、最自由的胰岛素输注系统,也是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解析中外指南的重大分歧2018-08-13 20:27:25

    胰岛素泵治疗1型糖尿病得到各国指南的推荐。但除中国外,国际指南中胰岛素泵并未被写入2型糖尿病治疗路径。该如何看待这种差异?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价值几何? 1中美2型糖尿病泵使用情况差异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的使用已经超过35年,2007...

  • 1型糖尿病与免疫2018-08-06 20:50:21

    免疫系统是什么? 了解免疫系统正常功能,有助于了解1型糖尿病时免疫系统如何攻击细胞。免疫系统保护人体免受异物(也称病原体)攻击,如细菌或病毒、异常或病变细胞(如癌细胞)。此外,免疫反应允许人体对一些外来物质和正常细胞(或自身)耐受。破坏反应...

  • 糖尿病分型诊断2018-08-06 20:49:18

    说起糖尿病的诊断,也难也容易。说容易,只要检查血糖值达到诊断标准就可以诊断糖尿病;说难,就是指分型。 典型的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人群,临床症状显著;2型糖尿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现在大部分2型糖尿病发病时症状不显著。 最近一二十年,糖尿病诊断变得复...

  • 第一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早发现早治疗2018-08-06 20:48:19

    如今,糖尿病的发病人数越来越多,已经被公认为是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要知道,糖尿病的发生给病患带来的痛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特别是最为常见的第一型糖尿病,如不及时治疗,更会随着病程的耽误延长,使体内的多个组织器官慢性进行病变恶化,引起多种...

  • 首页
  • 上一页
  • 244
  • 245
  • 246
  • 247
  • 248
  • 249
  • 250
  • 251
  • 252
  • 253
  • 254
  • 下一页
  • 末页
  • 4394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