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就可以大幅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但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如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清晨高血压、体位性血压变异、餐后低血压、多病共存和难治性高血压等。 在中国心脏大会(CHC...
需要关注这8大因素哦~ 1年龄与性别 在婴儿向成人发育的过程中,血压迅速上升。在成人期,血压上升的趋势减慢,但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又逐渐升高。有资料表明,40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是15~39岁的3.4倍。收缩压从35岁起开始上升,每5岁增高4mmHg;舒张压...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而高血压是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之一。降压治疗可大幅度降低高血压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也可减少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药物治疗原则 优先选择血管紧张素转...
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常见的疾病有肾脏疾...
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2]: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合理联合应用了最佳及耐受剂量3种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后,在一定时间内(至少>1个月)药物调整的基础上,血压仍在目标水平之上,或服用4种降压药物血压才能有效控制者。 确诊RH及相应病因后,应针对其病...
高血压治疗原则 1、小剂量开始: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疗效而使不良反应最小,逐渐增加剂量或联合用药。 2、尽量用长效药: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每天24小时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积极推荐使用一天给药1次而药效能持续24小时的长效药物。若使...
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相辅相成的两个疾病,或者可以说是相关的两个疾...
他汀类药物主要有洛伐他...
ARB类药物,也就是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降压药物之一,常用的代表药有氯沙坦(科索亚)、缬沙坦(代文)、厄贝沙坦(安博维)、替米沙坦(美卡素)等,另外还有一些复合制剂如氨氯地平/缬沙坦、氯沙坦/氢氯噻嗪等。ARB类药物具有良好的...
首先,所谓的普利指的是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物,常见的有贝那普利(洛汀新)、福辛普利(蒙诺)、卡托普利(开博通)、赖诺普利等。而沙坦指的是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常见的有缬沙坦(代文)、氯沙坦(科素亚)、替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