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肿瘤疾病 > 文章内容

口咽癌外科治疗专家共识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5-19 09:53浏览:

  1. 术前评估
    • 检测 p16 蛋白表达: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PV)状态,为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 影像学检查:进行颌面部增强磁共振检查,清晰评估口咽癌浸润深度、侵袭方向,指导精准外科切除。
    • 气道评估:开口度与气道评估对外科手术的入路决策和术后风险预测至关重要。
    • 营养评估:较大口咽癌手术,预估口腔内 1-2 月不能有效进食者,建议术前接受经皮内镜胃造瘘,以提升治疗期间的营养摄入。
  2. 手术指征
    • 早期口咽癌:可以选择单纯手术治疗或是单纯放疗。
    • 中晚期患者:HPV 相关性口咽癌一般首选放射治疗,并根据肿瘤的临床分期酌情选择是否增加同步化疗;非 HPV 相关性口咽鳞状细胞癌(包括原发和复发)、放化疗后复发性 HPV 相关性口咽鳞状细胞癌建议首选手术治疗。
  3. 手术入路
    • 经口入路:原发外生性的 T1-2 口咽癌,首选经口入路直接手术或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 下颌骨暂时离断入路或舌骨上入路:T3-4 的中晚期口咽癌患者建议酌情采用下颌骨暂时离断入路或是舌骨上入路进行手术。
  4. 颈淋巴清扫
    • 预防性颈淋巴清扫:肿瘤浸润深度 > 3mm 的 cT1-2N0 口咽癌患者以及 cT3-4N0 的非 HPV 相关性口咽癌患者建议行 ⅠB-Ⅳ 区的预防性颈淋巴清扫。
    • 治疗性颈淋巴清扫:cN + 的非 HPV 相关性口咽癌患者建议进行 I-V 区的治疗性颈淋巴清扫。对于 HPV 相关性口咽癌放疗后 12 周或更长时间的 PET-CT 扫描显示颈淋巴结中有较强的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摄取,或影像学提示淋巴结持续增大,建议进行颈淋巴清扫。术前怀疑包膜外侵犯的患者,颈淋巴清扫时应当切除淋巴结周边的肌肉脂肪结缔组织。
  5. 术后缺损修复:遵循修复重建阶梯原则,优先选择邻近瓣,次选远位带蒂瓣,最后游离瓣。组织量丰富的股前外侧皮瓣可以作为术后大范围缺损的首选皮瓣。
  6. 术后管理:包括术后并发症的处理、预后评估及随访等。需密切关注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咽瘘等,并定期进行随访,以便早期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