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肿瘤疾病 > 文章内容

NCCN临床实践指南:小肠腺癌(2025.V1)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5-19 09:08浏览:

检查与诊断

  • 病史询问与风险评估:询问所有小肠腺癌患者的恶性肿瘤家族史,考虑行风险评估,包括林奇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其它息肉相关突变。
  • 特殊病史评估:根据肿瘤位置和患者病史,评估是否存在乳糜泻或克罗恩病。
  • 内镜超声(EUS)检查:需要时用 EUS 分辨壶腹、远端胆总管或胰头的恶性肿瘤,当其他放射影像学检查不足以进行临床分期时也可考虑使用。
  • 病理检查:首选尽可能在切除前进行病理确诊。推荐对患有小肠腺癌个人病史的患者普遍检测 MMR 或 MSI,MMR 或 MSI 检测只能在 CLIA 认证的实验室中进行。

治疗

  • 手术治疗
    • 十二指肠腺癌:所有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均应考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特别是原发于十二指肠第二段或侵入壶腹部或胰腺任何部分的肿瘤。对于一些没有遗传性疾病的选择性病例,如位于十二指肠第三和第四段肠系膜对侧肠壁的病灶,以及十二指肠第一段肠系膜侧且小于 2cm 的病变,可考虑局限性的节段切除术。
    • 空肠 / 回肠腺癌:采用节段切除术,切缘距离肿瘤每一侧的边距应至少达 5-10cm。对于远端回肠肿瘤,应行 “末段回肠切除 + 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需完成腹部分期,进行充分的淋巴结清扫,手术和评估至少 8 个淋巴结应成为所有切除手术的目标。
  • 辅助治疗:对于 II 期小肠腺癌,高危特征包括切缘距离肿瘤过近或者切缘阳性、十二指肠腺癌清扫的淋巴结数目 < 5 枚或原发于空肠 / 回肠的肿瘤清扫的淋巴结数目 < 8 枚、肿瘤穿孔。基于结直肠癌研究外推的数据,可进一步考虑对有淋巴血管浸润或神经周围侵袭、或组织学为低分化的 II 期疾病患者进行化疗。
  • 姑息治疗:如果同时发现有肠梗阻,可考虑行姑息性支架置入术。

监测与随访

  • 由于缺乏小肠腺癌特异性数据,推荐采用与结直肠癌监测类似的方法进行随访监测复发。确诊 Lynch 综合征的患者,应根据他们的基因型和家族癌症史进行适当的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