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肿瘤疾病 > 文章内容

NCCN临床实践指南:降低乳腺癌风险(2025.V2)

作者:中华医学网发布时间:2025-02-11 08:42浏览:

 风险评估
家族史评估:详细询问家族中是否有乳腺癌、卵巢癌等相关疾病患者,尤其关注是否存在 BRCA1/2 等基因突变携带者,评估家族遗传风险。
个人病史:了解个人既往是否有乳腺不典型增生、小叶或导管原位癌等病史,这些情况会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
风险模型评估:可能会采用 Gail 模型等评估工具,综合考虑年龄、乳腺疾病史、家族史、初潮年龄、初产年龄、乳腺活检情况、种族等因素,计算个人 5 年及终生的乳腺癌发病风险。
生活方式干预
健康饮食:鼓励摄入富含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禽类等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规律运动:建议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适当进行力量训练,有助于维持健康体重,调节激素水平,降低乳腺癌风险。
控制体重:保持身体质量指数(BMI)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肥胖,尤其绝经后女性,肥胖会增加体内雌激素水平,提高乳腺癌发病风险。
戒烟限酒:吸烟与乳腺癌风险增加相关,应尽量戒烟。限制酒精摄入,女性每天饮酒量应不超过 15 克酒精,相当于 1 两左右的白酒或 1 瓶左右的啤酒。
药物预防
适用人群: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有家族遗传史、携带 BRCA1/2 基因突变、既往有乳腺不典型增生或小叶 / 导管原位癌病史等,可考虑药物预防。
药物选择:常用药物有他莫昔芬、雷洛昔芬等。他莫昔芬可降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发生风险,但可能有增加血栓形成、子宫内膜癌等风险;雷洛昔芬适用于绝经后女性,也有一定的降低乳腺癌风险作用,且对子宫内膜影响较小。
手术预防
预防性乳腺切除术:对于携带 BRCA1/2 基因突变等极高风险人群,在充分评估风险和收益,且患者及家属充分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可考虑预防性双侧乳腺切除术,但该手术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谨慎决策。
预防性卵巢切除术:对于携带 BRCA1/2 基因突变的绝经前女性,预防性卵巢切除术可降低雌激素水平,进而降低乳腺癌风险,但也会带来如提前绝经等一系列问题,需综合考虑。
筛查与监测
乳腺 X 线检查:一般风险女性从 40 岁开始,可每年进行一次乳腺 X 线检查;对于高风险女性,可能需要提前开始筛查,且筛查频率可能更高。
乳腺超声检查:可作为乳腺 X 线检查的补充,尤其对于致密型乳腺,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隐匿性病灶。
乳腺 MRI 检查: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携带 BRCA1/2 基因突变者,乳腺 MRI 检查可能更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但 MRI 检查费用较高,且有一定的假阳性率,一般不作为常规筛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