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IADT/ASD 指南:牙外伤的预防
一、引言
2024 年国际牙外伤协会(IADT)与美国牙科学会(ASD)联合发布关于牙外伤预防的指南,旨在为不同人群提供全面、科学的牙外伤预防建议,降低牙外伤发生率。
二、牙外伤风险因素
年龄与性别:儿童和青少年因活泼好动、运动参与度高,是牙外伤高发人群。男性牙外伤发生率通常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更常参与高风险运动有关。
运动类型:接触性运动,如足球、篮球、拳击等,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身体接触频繁,牙外伤风险高。非接触性运动,如骑自行车、滑板等,若发生意外摔倒,也可能导致牙外伤。
口腔环境: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异常的人群,因牙齿受力不均,在受到外力冲击时更易受伤。同时,口腔卫生不良导致的牙周疾病,可能削弱牙齿支持组织,增加牙外伤风险。
生活习惯与环境:日常生活中,如在黑暗环境中行走、楼梯上跑动、从事危险工作等,增加摔倒或碰撞风险,进而引发牙外伤。部分职业,如建筑工人、消防员等,因工作环境复杂,也面临较高牙外伤风险。
三、预防策略
口腔健康教育
学校与社区教育:在学校开展口腔健康教育课程,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如动画、游戏、讲座等,教授牙外伤预防知识,包括正确的运动方式、佩戴防护器具的重要性等。在社区举办健康活动,向居民普及牙外伤预防知识,提高公众意识。
家长教育:向家长强调儿童牙外伤预防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关注儿童口腔健康,监督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在危险环境中玩耍、纠正不良口腔习惯等。
防护器具使用
运动护齿套:在进行高风险运动时,建议佩戴合适的运动护齿套。护齿套可分为预成式、口内成型式和定制式。定制式护齿套贴合个人口腔结构,防护效果最佳,应根据个人口腔模型制作。运动爱好者应在专业口腔医生指导下选择和佩戴护齿套。
头盔及面部防护装置:对于骑自行车、滑板、滑雪等运动,佩戴头盔可有效降低头部受伤风险,减少因头部撞击导致的牙外伤。在拳击、冰球等运动中,还需佩戴面部防护装置,如面罩等,保护口腔和面部免受直接撞击。
改善口腔环境
正畸治疗:对于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异常的患者,建议在适当年龄进行正畸治疗。正畸治疗可调整牙齿位置和咬合关系,使牙齿受力均匀,降低牙外伤风险。口腔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正畸方案。
牙周治疗: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治,及时治疗牙周疾病,维护牙周组织健康,增强牙齿稳定性,减少因牙周问题导致的牙外伤风险。
特殊人群预防
儿童:家长应注意监督儿童活动,避免在危险区域玩耍。对于学步期儿童,可在家具边角等尖锐处安装防护垫。在儿童参与运动时,根据年龄和运动类型,为其选择合适的防护器具。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平衡能力下降,易发生摔倒。改善居住环境,如保持地面干燥、安装扶手等,减少老年人摔倒风险。同时,关注老年人口腔健康,及时修复缺失牙,佩戴合适的假牙,提高咀嚼功能和口腔稳定性。
四、实施与监测
政策支持: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制定政策,推动牙外伤预防工作开展。如在学校体育课程中,规定学生参与高风险运动时必须佩戴防护器具;在社区建设中,增加安全设施,减少环境危险因素。
口腔专业人员参与:口腔医生在日常诊疗中,应主动向患者宣传牙外伤预防知识,为患者提供防护器具佩戴指导。同时,与学校、社区合作,开展口腔健康检查和预防讲座,提高公众预防意识和能力。
效果监测:建立牙外伤监测系统,收集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牙外伤发生数据,分析牙外伤发生率、类型及变化趋势。根据监测结果,评估预防措施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预防策略,确保牙外伤预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