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或复发性口腔(口咽)癌的救治性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该共识旨在为晚期或复发性口腔(口咽)癌的救治性外科治疗提供规范化指导,以提高患者生存率与生存质量。以下从适用范围、治疗原则、手术相关要点及综合治疗等方面阐述。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经过初次治疗后复发,或初诊时即为晚期,病变累及范围广、病情复杂的口腔(口咽)癌患者,包括舌癌、颊癌、牙龈癌、口底癌及口咽癌等。
二、治疗原则
多学科协作:由口腔颌面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营养科、心理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团队,共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例如,肿瘤内科评估患者能否耐受术前新辅助化疗,影像科通过精准影像学检查明确肿瘤范围。
整体与个体兼顾:考虑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年龄、肿瘤分期、病理类型、生物学行为等。如老年患者或身体虚弱者,手术方案需更谨慎,平衡治疗效果与患者耐受度。
根治与功能重建并重:在彻底切除肿瘤前提下,尽可能恢复口腔颌面部形态与功能,如采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组织缺损,恢复咀嚼、吞咽、语言功能。
三、手术相关要点
术前评估:
临床检查:详细检查口腔颌面部病变,评估肿瘤大小、部位、活动度、与周围组织关系等,同时检查颈部淋巴结。
影像学检查:利用 CT、MRI、PET - CT 等明确肿瘤范围、有无远处转移及骨质侵犯情况。如 PET - CT 可发现隐匿转移灶,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关键信息。
病理检查:明确肿瘤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指导后续治疗。如低分化癌侵袭性强,手术切除范围可能需扩大。
手术切除:
扩大切除:对于晚期或复发性肿瘤,为保证切缘阴性,常需扩大切除范围,可能涉及周围肌肉、骨骼、神经等结构。如舌癌侵犯口底肌肉,需一并切除相关肌肉组织。
安全切缘:争取获得足够安全切缘,一般要求肉眼可见肿瘤外至少 0.5 - 1cm 正常组织,病理检查切缘阴性。
颈淋巴结清扫:根据肿瘤部位、分期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决定清扫范围,如舌癌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常需行选择性或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修复重建:
组织瓣选择:根据缺损部位、大小、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组织瓣。如前臂游离皮瓣常用于修复口腔黏膜缺损;腓骨肌皮瓣可修复下颌骨及周围软组织缺损。
功能重建:不仅修复外形,更注重恢复功能。如通过神经吻合技术,促进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合理设计组织瓣,恢复咀嚼肌附着和功能。
四、综合治疗
术前治疗:
新辅助化疗:对于局部晚期患者,术前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降低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如使用顺铂、氟尿嘧啶等药物联合化疗。
术前放疗:可使肿瘤细胞活性降低,减少术中播散风险,提高局部控制率。但需注意放疗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及对后续手术的影响。
术后治疗:
辅助化疗:针对有高危复发因素患者,如切缘阳性、淋巴结转移数目多等,术后化疗可降低复发风险。
辅助放疗:对于手术切缘阳性、颈部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等情况,术后放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改善预后。
其他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口腔(口咽)癌患者常因疾病本身及治疗影响进食,导致营养不良。通过鼻饲、胃肠造瘘等方式给予营养支持,保证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康复。
心理支持:疾病及治疗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心理科医生或专业心理治疗师提供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