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检验医学 > 列表
  • 胃液分析2017-11-17 19:57:13

    胃液的外观 参考值:清晰无色,粘液多时可呈稍混浊的灰白色。 临床意义:病理情况下胆汁反流呈黄或黄绿色混浊,咽管擦伤或见少量红色血丝,咖啡残渣样表示胃内有陈旧性出血,常伴有食物残渣储留,多见于胃癌。 胃液的量 参考值:正常空腹胃液约为50~70ml. 临...

  • 活化凝血时间法临床意义2017-11-17 19:56:29

    1.CT延长 ①较显著的因子Ⅷ、Ⅸ减少的血友病甲、乙凝血因子缺乏症; ②血管性血友病; ③严重的因子Ⅴ、Ⅹ、纤维蛋白抗凝剂、应用肝素以及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④继发性或原发性纤溶活力增强; ⑤循环血液中的抗涨物,如抗因子Ⅷ抗体因子搞体、SLE等。 2.CT缩短 ①...

  • 免疫检验:人类干扰素的检测方法2017-11-17 19:55:28

    人类干扰素(humaninterferon,HuIFN)有、和三种,其中HuIFN-由T细胞产生,三种HuIFN都有抗病毒作用,因此可利用病毒的各种生物学特性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如血凝素生成抑制试验,是以人肺癌细胞株A549作为小鼠脑脊髓心肌炎病毒的敏感细胞,将此病毒接种于A549...

  • 免疫检验:肿瘤免疫的治疗方法2017-11-17 19:54:48

    一、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是指应用一些免疫调节剂通过非特异性地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例如: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酵母多糖,香菇多糖,OK432以及一些细胞因子如IL-2等均属于此类。 二、主动免疫治疗 肿瘤的主...

  • 免疫检验: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2017-11-17 19:53:54

    1.化学性质: 相对大分子:一般分子量越大,表面抗原决定簇越多,化学结构越复杂,并在体内不易被降解。结构复杂性;分子构象和易近性:抗原决定基的位置是否易与免疫细胞的抗原受体接触。 2.物理状态: 多聚体蛋白质的免疫原性强于单体蛋白;颗粒性抗原强于可...

  • 免疫检验:免疫缺陷病的发病原因2017-11-17 19:52:55

    1.遗传基因异常 (1)性染色体隐性遗传(XL)。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 2.中枢免疫器官发育障碍 可因遗传缺陷所致。 3.免疫细胞内在缺陷 多由先天酶缺陷引起,如ADA(腺苷脱氨酶)、PNP(嘌呤核苷磷酸化酶)、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缺乏,很多参加检验考试...

  • 免疫检验:肿瘤坏死因子临床意义2017-11-17 19:52:18

    1.TNF是主要炎症反应介质之一,在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TNF对某些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能诱导靶细胞表达MHC-Ⅰ及MHC-Ⅱ分子,活化中性粒细胞,诱导上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 3.肿瘤的治疗。TNF、TNF即具有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面不损伤正...

  • 免疫检验:类风湿因子的检测方法2017-11-17 19:51:34

    1.胶乳凝集试验 以IgG吸附于聚苯乙烯胶乳颗粒上,如血清中含有RF,可与乳胶颗粒出现凝集反应。该法只能定性或半定量,灵敏度及特异性不高,只能检测IgM型RF. 2.速率散射比浊法 定量检测、准确、快速,准确性和敏感性高于胶乳凝集实验。也只能检测IgM型RF。 3....

  • 类风湿因子检测的临床应用2017-11-17 19:50:52

    RF主要见于类风湿,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检出率很高,RF阳性支持早期RA的倾向性诊断,对年轻女性应进行RA和风湿热的鉴别;而对非活动期RA的诊断,需参考病史。但RF也像ANA一样,并不是RA独有的特异性抗体。在SLE患者约有50%RF阳性,在其他结缔组织病如SS、...

  • 血清尿素测定的临床意义2017-11-17 19:50:08

    血液尿素浓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两个方面。 生理性因素: 高蛋白饮食引起血清尿素浓度和尿液中排出量显著升高。血清尿素浓度男性比女性平均高0.3~0.5mmol/L.随着年龄的增加有增高的倾向。成人日间生理变动平均为0.63mmol/L.妊娠妇女由于...

  • 首页
  • 上一页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下一页
  • 末页
  • 295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