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氨在肝脏内转变成尿素。严重肝脏疾病进,氨不能从循环中清除,引起血氨增高。高血氨有神经毒,引起肝性脑病(肝昏迷)。成人血浆氨测定主要用二肝昏迷的监测和处理。 另外,血浆氨测定可用二儿科诊断Reyes综合征。该综合征有严重低血糖,大块肝坏...
【正常参考值】 2.5~7.5mmol/d. 【临床意义】 尿钙排出增多:常伴有高钙血症,多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癌肿骨转移等。 尿钙排出减少: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黏液性水肿、维生素D缺乏及骨软化症。...
【正常参考值】 16.1~42mmol/d. 【临床意义】 增加:见于甲状旁腺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碱中毒。 减少: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弱症。...
阴道上皮与卵巢功能关系 阴道上皮受卵巢内分泌直接影响,其成熟程度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呈正相关,雌激素水平高时,涂片内有大量角化细胞,核深染致密;雌激素水平低时,涂片内出现底层细胞,故根据涂片内上皮细胞的变化可以评价卵巢功能。利用阴道细胞学检查来反...
1.10109/L.PLT计数低于此值,可致自发性出血。若出血时间等于或超过15min,和(或)已有出血,则应立即给予增加血小板的治疗。 2.50109/L.在病人有小的出血损伤或将行小手术时,若PLT低于此值,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3.100109/L.在病人有大的出血性损伤或将行...
1.末梢采血时,挤出第一滴血弃去后,首先取血测定血小板。 2.静脉采血时,动作要迅速以防凝固,否则会导致血小板偏低。 3.静脉采血时,如无凝血机制检查,应首先注入血常规试管中,并充分混匀。 4.应用EDTA-K3,抗凝血,如用肝素抗凝血会使血小板结果偏低。...
有核红细胞的病理变化: ①溶血性贫血:最常见于尤其是严重的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因红细胞大量破坏,机体相对缺氧,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增高,骨髓红系增生,除了网织红细胞大量入血外,一些幼稚红细胞...
(1)血友病概述: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因子Ⅷ和Ⅸ基因缺陷、基因突变、基因缺失、基因插入等导致内源凝血途径激活凝血酶原酶的功能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出血性疾...
血小板有粘附于非生理性接触面如玻璃等物质上的重要功能,血管壁破裂后暴露的胶原纤维对血小板有特异的亲和性,使血小板粘附变性,血小板粘附性减低,易发生出血;血小板粘附性增高,血栓易于形成。 1.血小板粘附性增加: 手术创伤后、烧伤后、急性栓寒性静脉...
1.衣原体培养分离法 本法可靠但技术难度大,特异性、敏感性均不理想,且费时费钱,目前临床上已很少应用。 2.衣原体细胞学检查 本法虽操作简便,但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差,阳性率较低。 3.衣原体抗原的检测 包括酶免疫反应(EIA)和直接荧光抗体检测(DFA)。目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