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检验医学 > 列表
  • 寄生虫检验2017-11-17 19:16:40

    1.班氏丝虫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淡色库蚊; 2.黑热病骨髓检查率较高; 3.曼氏迭宫绦虫和猪带绦虫人既是中间宿主,又是终宿主; 4.细粒棘球绦虫人是中间宿主; 5.寄生虫对宿主的损伤包括:机械性、化学性、摄取营养、机体免疫应答产生超敏反应; 6.可进行冷增菌的病原菌...

  • 免疫原的制备2017-11-17 19:15:35

    免疫原:指能诱导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在体内外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一、颗粒性抗原的制备 颗粒性抗原如各种细胞、细菌、寄生虫等皆为颗粒性抗原。 细胞抗原(如绵羊红细胞)一般情况下经生理盐水或其他溶液洗净,配制一定...

  • 幼稚红细胞2017-11-17 19:14:49

    幼稚红细胞:除1周内婴幼儿血涂片中可见少量有核红细胞外,其他则为病理现象,包括: ①溶血性贫血:严重的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因红细胞大量破坏、机体相对缺氧,使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增高,骨髓红系增生,网...

  • 靶形细胞2017-11-17 19:12:57

    靶形细胞:细胞中央染色较深,外围为苍白区域,而边缘又深染,形如射击之靶。有时,中央深染区呈细胞边缘延伸的半岛状或柄状。细胞直径比正常大,但厚度变薄,由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化学成分发生变异和铁代谢异常所致。 形成过程:红细胞中血红蛋白溶解成镰状...

  • 志贺菌属所致疾病2017-11-17 19:11:38

    所致疾病 1、急性细菌性痢疾:表现为腹痛发热,有里急后重现象,便中含有粘液和血。 2、中毒性菌痢:见于小儿,常无消化道症状而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往往造成死亡。 3、慢性细菌性痢疾:菌痢治疗不彻底,造成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超过2个月视为慢性菌痢; 携带...

  • 肿瘤发生的因素2017-11-17 19:09:47

    肿瘤的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内在的遗传因素、免疫状态和外部的诱变因子,是构成肿瘤发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1.内在因素:机体的免疫状态,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的强弱,已被视为是否发生肿瘤的重要内在因素 。 2.外部条件:化学因素、物理因素以及病毒感染等...

  • 血红蛋白的协同效应2017-11-17 19:09:02

    血红素分子结构由于协同效应,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曲线呈S形,在特定范围内随着环境中氧含量的变化,血红蛋白与氧分子的结合率有一个剧烈变化的过程,生物体内组织中的氧浓度和肺组织中的氧浓度恰好位于这一突变的两侧,因而在肺组织,血红蛋白可以充分地与...

  • 免疫复合物的沉积2017-11-17 19:07:43

    较大网格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容易从液相中沉淀出来,即沉淀素反应(precipitinreaction);免疫复合物的沉积还与局部因素有关,在毛细血管分支多、血流缓慢或富含胶原组织的部位,容易发生免疫复合物沉积。 如果免疫复合物在血流中形成,可通过循环沉积在全身各处...

  • 免疫复合物的形成2017-11-17 19:06:41

    抗原进入致敏的机体可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但只有含IgG(IgG4除外)和IgM类抗体的复合物才能活化补体的经典途径而引起炎症。这两类抗体在血清中含量较大,是构成免疫复合物的主要抗体;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形成的较大免疫复合物活化补体的能力较强。 IgG...

  • 雌二醇的含量测定2017-11-17 19:01:50

    雌二醇,常缩写做E2,是雌激素中生物活性最强的一种,在女性主要由卵巢分泌,它能促进和维持女性生殖器官、乳腺、长骨生长并对维持女性性征起重要作用。妊娠三个月后的妇女也可由胎盘大量产生。在男性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和睾丸产生,对蛋白质、脂类、水电解质...

  • 首页
  • 上一页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下一页
  • 末页
  • 2952946